(陈璐、孙姝怡)6月16日下午课后延时服务时间,齐河经济开发区实验小学操场上,一架架无人机在孩子们的操控下徐徐升起;编程与人工智能实验室里,学生们熟练地组装着手中的零件;阅览室里,各类图书有序摆放……作为城乡结合部的一所小学,乡村“复兴少年宫”的设立,给全校学生打开了一片新的天地。“共开设了创客、篮球、舞蹈、书法、绘画等13个社团,目前学生在各自所学项目上已经入门,我们希望通过构建层次多样、结构合理的少年宫教育服务新体系,让学生个个都参与、人人有特长。”校长张瑞华说。
一直以来,农村教育和文化资源相对匮乏,尤其是面向未成年人的教育和文化场所不足。齐河作为省乡村“复兴少年宫”建设试点,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依托15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提至升规22处乡村学校少年宫,整合20处实践教育基地,建设成首批57处乡村“复兴少年宫”,让其成为“双减”下青少年“增能增智”的重要实践场所。
“花瓣要剪出弧度,叶子也是。”6月16日下午5点,在齐河县祝阿镇实验小学的剪纸教室里,语文教师兼“剪纸老师”孙春华,正在教社团34个学生剪一朵太阳花,明黄色彩纸点缀着教室。她任教10年,剪纸为自身爱好,练出一手好技艺,未曾想在学校乡村“复兴少年宫”发挥了大作用,不久前还编写了校本剪纸教材。
剪纸教室对面,县非遗面塑技艺传承人王向东也正细致地向同学们讲述“怎样捏出一朵漂亮的玫瑰花”,捏、搓、揉、掀,一朵朵玫瑰花很快在孩子们的小手中“绽放”。王向东对多项民间技艺颇有研究,面塑、糖画、泥人样样拿手,也因此成为乡村“复兴少年宫”教师队伍的重要一员。
乡村“复兴少年宫”建得好不好,教师队伍很关键。齐河挖掘优秀乡村“复兴少年宫”师资担任辅导员,动员民间艺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五老”志愿者、退休教师、处在假期的返乡大学生等积极参与,同时发布和组织开展志愿服务项目,强化宣传推广、供需对接。目前已有122人加入队伍。
乡村“复兴少年宫”通过开展艺术培训课程、文体娱乐、劳动实践等活动,孩子们受益,家长们更是满意。“以前,一到周末孩子在家不是玩手机就是看电视,家长也比较苦恼,现在有了乡村‘复兴少年宫’,孩子在这里不但可以免费学画画、学唱歌,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还可以去图书馆看书,我们家长也省心了。”祝阿镇葛谢村计生主任刘静高兴地说。
捋粽叶、做漏斗状、填糯米、压紧实、扎捆好,齐动手……端午节前一天,焦庙镇乡村“复兴少年宫”开展了以“粽子”为主题的活动。附近焦庙村的16个孩子与镇上新时代文明站的工作人员们一起包了满满一盆大粽子,蒸熟后香气袅袅。“很多孩子都是留守儿童,父母不能回来过节,我们想能多少弥补一点孩子心里的遗憾。而且还能让他们了解传统民俗,感受中华传统文化。”镇宣传委员肖家奇介绍。
齐河成立乡村“复兴少年宫”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县财政每年列支150万,并吸纳体彩公益投入作为乡村“复兴少年宫”主要资金保障,县文明办定期对乡村“复兴少年宫”建设和运行情况进行督查考核。“我们把少年宫定位为思想道德教育阵地、素质技能培训基地、实践能力提高场所和城乡教育交流平台,让更多的农村未成年人共享校内外优秀教育资源和成果,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农村未成年人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丁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