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书,顾名思义,就是家书。 这个词不可避免地增加了一种深刻而沉重的味道。 有了当兵的经历,我写过也收到过很多家信,就是祖孙之间,父子之间,母子之间,夫妻之间,恋人之间等等的感情。它们已经穿越了数千英里。难怪诗人杜甫说:“三个月的战火过后,一封家书抵得上一吨黄金。” 我的信里充满了爷爷的思念,奶奶的吟诵,父亲的嘱托,母亲的叮嘱,妻子的关心,哥哥的敬仰...每每想起那些信,泪水就在眼眶里打转,模糊了我的视线,泪水和感情在字里行间泛滥。
爷爷给我写了一封家书,是一种莫名其妙的“下一代关系”。是爷爷传给孙子的亲情,是爷爷对孙子的关心和期望。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938年入党,参加抗日战争,当上了区委书记的爷爷。他写给我的信更隐约地渗透着一种不同的味道。 厚厚的家书,是启蒙吗?是期待吗?是否鼓舞人心?失踪了。直到现在,我也说不清楚。
我记得那是1983年的一天。我不知道这是一种预感还是对一封信的期待。我在公司做文员,以前和信差住一个房间,出了楼就遇到了等信的信差。当我看到信差背着一个大背包,拿着一叠报纸和信件匆匆赶来时,我冲上前去问道:“小猫,你有我的信吗?”这个送信的伙计对我很热情:“好像有你的一封信。” “在接线员进屋之前,我催他停下来,帮我找到那封信。 我一看,是我爷爷的一封信。那是一个老式的牛皮信封,中间有一个红色的正方形。我的祖父用小毛笔写了一手漂亮的草书。 我拿着信,三次跳到公司大楼。指导员罗看到我高兴的样子,问:“小乔,谁给你寄的信?”我说:“我爷爷给我的。 他看了一眼信封:"哦,这是用小毛笔写的。" ”他顺手接过我的信,读了起来:“你爷爷的书法真好看,好像受过书法的专门训练。 “当过兵的人都知道,作为一名军人,他非常敬佩连队干部。他们所说的听起来就像经典语录。罗教官的话让我受宠若惊,直到现在还历历在目。
我用小剪刀轻轻打开了爷爷的信,那也是用小毛笔写的。我觉得这是我爷爷的本意,因为他写给我爸爸的信我几乎都看了,都是用钢笔写的。当时我完全不知道为什么我爷爷会用毛笔给我写信。 我已经忘记了信的大部分内容。只记得几句中肯的话:“孙子的信收到了,可以当面看看。” 从你的信中可以看出你的写作水平不错,但是你的书法不够好。 “我把爷爷的信看了一遍又一遍,暗暗想既然能做公司文件,那奖状的书写一定要有理有据,但在爷爷眼里还是不过关,所以看起来爷爷的字写得挺好。 从此,我偷偷努力练字。半年后,我的字越来越顺眼了。 一次,干部股股长张到连队检查,看到我指导员写的一份材料,就问指导员:“这是谁写的?”“书面文件。 “其实我在旁边听,张总夸我:“你字写得不错。 “从那以后,张科长找我复印了几次干部的材料,一个小战士就和这位堂堂的科长混熟了。 后来张科长几次强烈推荐我考军校,都因为我超龄放弃了。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没有后悔,因为我的字进步了很多,这就是我爷爷那封信的效果。
奶奶不是什么大人物,也不会写家书。 但我奶奶有一系列妙语。当她想我的时候,她总是喊着要她爸爸给我写信。父亲在生产队忙的时候,她就催哥哥给我写信。 奶奶在心里多次跟我说:“多向爷爷学习,多学习。” “那时候我只知道我爷爷是公职人员,穿着和农村人不一样的中山装。 我不知道我爷爷是做什么的,也不知道他有什么文化。 后来才知道,当时我爷爷初中毕业。他是一个乡下的学者,这很了不起。更了不起的是,他是平度县的区委书记。我觉得这是有文化的光。我奶奶让我在这里学习。我从此更加努力地学习文化,很快成为公司的文化老师。我和我爷爷一样,被战友们称为“书生”。
父亲的一封信,简单直接有效。 因为父亲只上过三年半学,一直生活在农村,写不出什么深刻的文字。他写在心里的东西,就像长在地里的庄稼一样真实,饿了也能充饥。 父亲心里一直是这么说的:“农村孩子出去不容易。以前没出去过,在农村住了大半辈子,后悔了大半辈子。” 既然出来了,就要努力工作,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听领导的话,听领导的话,做好自己的事。 “看着父亲的信,我时常回想起父亲因为找到工作而没有出去的抱歉表情。 我也在心里暗暗发誓,既然来当兵了,就当个好兵,守好祖国的大门。
1987年,离部队复员还有两个多月。当我收到父亲的来信时,我惊讶地打开了它。我被打了个措手不及,然后就晴转多云了。 信中,父亲说:“你爷爷得了肝癌,已经是晚期了。” “我看了信之后,很抱怨,很难受,抱怨爸爸没有早点告诉我,让我可以早点回去看望爷爷。 让我烦心的是,临近复员时间,部队一般不会派士兵去家访,我整天如坐针毡。 于是,我给父亲写了一封信,想让公司领导在复员前回家看望病危的爷爷。 在他的回答中,我父亲试图说服我:“既然你计划今年复员,那就两个月的时间。不要再给公司领导添麻烦了。" “看了父亲的回复,我打消了请假去看望爷爷的念头。 还好复员回家遇到了爷爷,不然我会后悔一辈子。
妈妈的来信让我感受到了一股巨大的正能量。 起初,我写信的老师是我的母亲。作为一个农村妇女,我妈真的很有文化。单就文化而言,她是首屈一指的,尽管她的算盘打得很好。 我妈妈有文化背景。她在村里做女主任兼会计,是个很强势的女人。自然,她站得高,看得远。她给我的信多是鼓励的话:“参军是每个进步青年的崇高追求。我们要在军队这个大学校里更好地锻炼自己,尊重领导,团结同志,努力学习政治和业务,努力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看完妈妈的信,我热血沸腾,全身增添了巨大的力量。
让我难以忘记的是,1984年底,我所在的总参通信部队接到上级紧急命令,前往云南老山前线。当我第一次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有点震惊。然后,部队首长发出动员令,态度是那么坚决。我和战友们义愤填膺,自告奋勇,向部队首长递交了战书。 当时怕我妈受不了打击,就把信寄给了内地的战友,然后他们再寄给我妈。虽然寄信时间长了好几倍,但我妈一直以为我工作忙,没引起怀疑。几个月后,邻村的一个战友回家探亲,说我去云南前线打仗了。不知怎么的,这话传到了我妈耳朵里,当时前线很急。整天默默流泪,怕路上被别人看见,回家又怕老奶奶看见从我办公室到我家有一条长长的巷子来回跑。小巷拐了一个又一个弯,都是妈妈的思念。我不知道妈妈为儿子流了多少眼泪。就算她这么担心,也怕影响我的心情,在一线忐忑不安。她在回复中从来没有说过要去前线,默默咽下了儿子的眼泪。 多懂事的妈妈啊!得知儿子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他非常担心,把各种担心埋在心里,全力支持儿子驰骋沙场,保家卫国。 在这次自卫反击战中,我荣立三等功。当我把闪亮的军功章别在胸前时,我首先想到的是我年迈的母亲,上面有我母亲的一半。
1986年,团里举行军事、政治、文化比武。我是在我期待已久的时间访问我的家。那颗思念亲人的心,早已飞回了离家一千多个日日夜夜的家。我下定决心放弃比赛,立即回家。 收到信后,母亲得知部队正在进行比武,这是一个施展才华的好机会。在信中,她建议我推迟假期,去参加比赛。 当时我觉得我妈的行为很难理解,因为我知道世界上没有不关心儿子的母亲。儿子在外当兵,母亲日日盼着,月月盼着,年年盼着,盼着儿子早点回家探亲。看看公司收到的成堆的电报。有多少是真的?为了让儿子回家探亲,有的母亲发来电报:“母亲病重,赶紧回家”、“父亲病危,赶紧回家”等。这些最忌讳的话都不理,只要她儿子回家。 而我在千里之外服役多年,很期待能回家看看。但我妈要我推迟探亲,劝我参加大比武。我妈妈不想念她的儿子吗?没有,但母亲默默地把更大的想法埋在心里。后来,我想通了。我理解这位母亲,比一位母亲更了解她的儿子。母亲为儿子着想,她很了解他的性格,希望他在大赛中大显身手。这是多么伟大的母爱啊!既然妈妈下了这么大的决心,给了我很大的鼓励和勇气,我一定不会辜负妈妈的殷切期望。 全团大型军事征文比赛在广场的各个角落拉开帷幕。大赛现场紧张有序,台上竞争异常激烈。这真是一个令人感动的能力体验领域。 我准备充分,连续不要慌,举行手枪大赛,20秒拆解;冲锋枪大赛25秒完成,两人都是第一。还报了新闻第二名,军事专业技术第三名,拿到全团唯一的奖。当我把闪闪发光的奖牌拿在手中时,我第一个想到的是远在千里之外,热切期盼的我的爱母。没有妈妈的叮嘱,我不可能站在激动人心的领奖台上。 母亲爱孩子胜过爱自己。对于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她总是规劝和嘱咐,总是有说不尽的心事和挥之不去的感情。 我妻子从家里给我写了一封信。是真的。每次回忆起来都让我感慨万千。 那是1986年,我刚结婚,不想过“牛郎织女”两地分居的生活。 后来听说战功可以安排工作。在我听到这个消息的那天,我给妻子写了一封信,说我想回家。 妻子在回复中说:“如果两人感情长久,是否还在暮年?” 这么多年了,还差一两年。另外,战功可以分配工作也只是道听途说,不知道是真是假。这样的事情总是让人不安。 不如在部队再干一年,在部队也有发展的机会。就算你想回你的地方,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这只是我的建议。去留由你决定。 “看了他老婆的回复,感觉自己白当了五年兵。老婆有见识有见识更好。 接下来,我又努力了一年。在我即将复员的时候,部队已经打算把我转为志愿兵,我收到了妻子的来信,说是在打听荣立战功的实际安排,已经安排了一批。 当时心里很高兴,因为军队和地方政府都有了选择。 我权衡再三,谢绝了老乡和师参谋长的好意,从部队回到了地方。
弟弟的一封信,是对我当兵的羡慕,也是对我家庭生活的描述。 弟弟在考试无望后,开始羡慕我当兵的生活。我从他的信中隐约感受到了他的理想追求,但是弟弟因为某些原因没有成为一名军人,这可能是弟弟学习好的遗憾。
记得1984年9月,我随部队驻扎在Xi安的时候,听说我们部队要整体改造成地方铁路部门,连队干部听后心里很不踏实,怕这辈子都不能在老家工作了。 我听了很开心。天上掉馅饼是件好事。从那以后,我可以跳出农场的大门,我高兴地给我的父母写了一封信。 很快,我收到了弟弟的回信,说我爸妈看完信很开心,当了一个老爷们的爸爸,一边炒菜一边跳舞。 后来因为部队去云南前线执行作战工程任务,这件事告吹了。我后悔过早给父母写信,让他们高兴了一阵子,甚至骗了他们。
一想到那封家信,就想到往事,心里就会泛起涟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