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闻合江笔架山,有登上之意。我今天早些时候参观了它,果然,很高兴你来了。 我觉得我在享受一场盛宴,我觉得我在享受美妙的音乐和歌曲。回味无穷,持续三天。
我在合江很久了。听朋友说,附近风景最好的地方,除了月光下的滨江路,就是笔架山了。 所以有时候,矗立在合江城内的鹅公山,向西望去,却因为云雾缭绕,看不清楚。天气好的时候,赤水河以北最高的山应该是笔架山。 那是一个星期六的周末。一大早,我让妻子从乡下带两个孩子。 一家人直奔笔架山,我们在山脚下的终点站下了车。远远望去,笔架山拔地而起,树木葱茏,峰峦叠翠,飘散的白雾遮住了峰顶的上部,就像一个戴着盖头的新娘,有一种“吉他后面还藏着半张脸不让我们看见”的朦胧美 我们沿着水泥路慢慢转圈,欣赏着两边的风景。我抱着儿子,妻子牵着大女儿的手。听老婆说她以前很早就读初中了,学校组织去笔架山旅游。以前是泥路,和那个时候很不一样。
弯弯曲曲的路越来越陡,路边的农民见缝插针,种起了各种青菜、柑橘、荔枝等果树,自己的楼房里也办起了农家乐、饭店、棋牌茶室、酒店。 水泥路的尽头,是石阶路。这条路更陡了。抬头,看不到曲折的尽头。走了一段,有一个平台可以休息,累得气喘吁吁。 念了几句,儿子在我背上喊;“爸爸,你看,这块大石头好吓人” 我的妻子和女儿也同时惊呼,因为我背着我的儿子,我就像是给一头牛鞠躬。这时,我抬起头来。啊,我看见前面有两块大石头。巨石明显是从上面滚下来的,那么厚的石阶被碾压砸出了大坑。我们跟着其他人绕过石头,走近了。看到石头滚下来时上面的泥和树叶的青色痕迹,感觉很神秘。
石阶的一边是有护栏的悬崖。沿着大樟树的裂缝回望,可以俯瞰贺江的全貌。 曾经仰视的摩天大楼,现在就像你脚下的板块模型。 另一边是光秃秃的岩石,红得像夕阳的余晖。这就是所谓的丹霞地貌。这一带到处都是红石山。下雨天,赤水河的水是红色的。 上面长着青苔,中间像一块人工延伸的,刻着名人的手迹“天碧奇峰”“三江源会流入海,其他山峰会凸出来看山”等等。 字迹苍劲或秀丽,草书有各种书法风格。这样的书法作品随处可见,有的年代久远,堪称笔架山,名副其实的文化山。
我终于走到了那个空旷的角落,那里有一个寺庙形状的小超市。放下我的儿子,让我的妻子照顾他。不要到处乱跑。 我开始欣赏石墙上的书法。一边是“笔架山”三个镀金大字,两边是“人间仙境”和“世外桃源”的竖联,也是用金漆描绘的。中间有笔架山简介,用红漆描绘。 嵌在石墙里的字迹是用正楷写的,很醒目。 再有就是朱德元帅早在云南国民自卫军时,巡视笔架山时写下的英雄诗篇。”极目空空,啸声戟影剑光血红。 高岗立刻远远地站了出来,群山俯首膜拜英雄。 “气贯长虹,隐隐约约活现。
来到更高的碑林,琳琅满目,都是历代文人墨客写给墨宝的诗文。 有老一辈领导人陆题写的碑林名称,有大文豪苏轼的手迹,有黄庭坚的《幽庵乐山》诗等。有朱德元帅、张爱萍将军、萧克将军的诗词手迹,流传在山崖上,有历代帝王、文人墨客的手迹,形成了一片文化风景林。 有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如置身于书画展厅。
老婆孩子都喊累了,我就让他们在宽阔的地方等着。既然他们来的不容易,就应该好好享受。然后我跟着游客,经过一大片竹林,那里的竹子青翠挺拔,仿佛在向远方眺望。 云台寺前有几棵大樟树,其中一棵据说在山上已有上百年历史。
来到罗司文在清朝乾隆年间读书的罗功阁。我想,当年罗公在这幽静的山顶上读书念经,是多么的优雅。
笔架山古称安乐山。据说唐朝崇拜炼丹延年益寿。山上有一棵叫天福树的树,山上还有一处张天师炼丹岩的古遗址。吃了天府树炼制的仙丹,可以长生不老。 璧山也是道教、儒教、佛教共存的景区。 方士属于道家,罗公等文人是儒家,寺庙当然是佛家。
终于来到笔杆顶端,感觉腿酸。我很少爬这么高的山,很多游客中途掉头。 站在山顶,我深吸一口气,向远方望去。只见赤水、习水、长江,像乳白色的带子,蜿蜒在群山之间,远处的长江大桥,像一个发卡托着一望无际的江水。 远处的白雾、河流、白云已浑然一体,雾气仿佛飘着白纱,时而上山,时而随风起舞。 神秘多变。 这就是合江八景之一的笔筒李安运吧? 甫赋诗云;设法登上山顶:它使我们脚下的所有山峰都相形见绌。
我以为是我老婆孩子等着急的时候了,就快速巡视了一下,冲到他们身边。 于是我抱起儿子,叫老婆照顾好女儿,慢慢走。虽然下山的时候没有累,但是石阶太陡,必须小心翼翼,步步为营,不敢大意。
想吃好吃的不能太饱。 下次有机会重游,应该会有新的发现。 回到家,我编了一篇题为《登笔架山》的小作文:休息一会儿去笔架山游玩,一切琐事都不去管。 画中巴蜀人吟,长江云绕。 霞本更帅鸟病,雾围峰峦幻。 研河墨竹为笔,无限诗卷川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