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用刘同的一句话,我希望在我麻木之前,我还能尽力用文字记住过去在自己身上留下印记的每一个人,每一个感动我的温度,每一件成就今天的我的事。这些结合起来就是一个人的青春。即使你不能保持年轻。
大一的时候,我很迷茫。同学给我推荐了刘彤的#谁的青春不迷茫#。在拿到这本书之前,我到处寻找它的相关片段,即使看到这本书的时候觉得有点失望(现在感觉还不错)。
上学期在微博看到他的新书《你的孤独是光荣的》时,我就开始刻意寻找关于这本书的相关片段。看了几段,觉得从来没有这么渴望过看书,也从来没有过一本书,让我有了这样一种甚至想买的冲动,尽管因为某种原因只买了盗版的。拿到之后我甚至后悔买了盗版的。这两本书总是那么贴切,迷茫的时候遇到了他的迷茫,孤独的时候遇到了他的孤独。
以及在求职面试过程中,虽然我也想了解一些面试知识,但我会刻意寻找他的背影,听他对别人的犀利点评。
就像他说的,我只是想记住我经历了什么事情的感受,所以我总是频繁的发布消息,也可能是其他什么原因,我不想自己一个人走的时候只剩下一个记忆,这样至少还有文字可以怀念(甚至有时候过于频繁被拒绝)。
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自己的成长,渐渐觉得自己没有那种冲动了。也许我长大了。以前的自己,甚至因为一件很小的事情,就想动动嘴皮子。曾经觉得伤透了脑筋或者让自己无比难过的事情,现在看来都不值一提。你以为我那时候那么幼稚吗?但那只是记录我一路走来的感受。
渐渐的,我学会了看不起一些东西。我觉得那些能引起悲伤的场景并没有那么敏感。有些人,有些事和感情变得不那么重要了。甚至当我说了那些话,做了那些事的时候,还是很痛苦,因为我没有想到我会变得那么释然,想一想如何面对未来,回想起来会是什么感觉,会不会后悔...现在看来,这些担心似乎都没有了,也许是因为大家。
两年,或长或短。我一直觉得自己上了大学一点都没变。现在突然觉得自己变了。我也说不清到底哪里变了。至少我的想法变了。可能我没有那么多情绪。可能没有那么多能引起悲伤的事情吧。
也许是因为我经历了一些事情,懂得了一些道理,也许我变得有点现实,不现实,但是我学会了面对现实,学会了放下现实,觉得现实就是遇到一些事情的样子。单单悲伤和怀旧能带来什么?曾经看到一句话,成熟不是我们变成现实,而是我们学会如何面对现实。
总觉得自己长不大。现在想想,我是不是长大了一点?这种感觉有多奇怪?我还是更喜欢悲伤的自己。现实真的让人很无奈。我拼命的想改变,努力的去把握自己想要的,却又无能为力。
我希望我仍然能尽力在我感到麻木之前写下我的话...我突然发现我真的会变得麻木,不是人变得麻木,而是现实让人麻木。面对现实中无法改变的事情,一开始会愤世嫉俗,会嫉妒,心里会有一点点涟漪。但是时间久了,我会变得麻木,不会因为改变不了这一切而产生各种感觉。突然觉得现实很可怕。
有一种孤独。我想得到安慰和包扎。在等待的过程中,伤口自愈。你甚至不知道你是希望伤口不再疼,还是希望有人给你温暖。可能是想刷刷存在感,得到大家的安慰,或者是觉得一个人不如快乐。当你回头看的时候,你有没有发现自己过去发表的东西,现在的自己,是不是觉得自己太幼稚了,还是现在真的变得成熟了?也许我应该想,我在乎的只是我曾经拥有的。无论结局如何,经历过就不会后悔。
转眼间,我大三了。看着身边的同学,感觉岔路口真的来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奋斗方向,都在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你还记得你想做什么,想去哪里吗?如果你记住了这些,你心里就会有一定的打算,激励自己前进。
有些道理需要我们去体验生活,一步一步跌跌撞撞的走出来,才能体会到。只要在路上,就不怕学得太晚。总觉得自己反应太慢,却总是比别人已经经历过的慢一拍两拍甚至更多。幸运的是,我还有机会去开拓,去体验我想体验的东西。
我曾经想过把这些话记录下来,只是为了记录我经历时的感受。当我回头看的时候,脑海里除了一个空空的记忆,什么都没有。现在看来,空间真的见证了我的成长,虽然只有短短的两年。
高中的时候我以为自己长大了,唱着不想长大。上了大学,我发现我并没有真正的长大,因为我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能自己做主,严重的没有自己的主见。我还是想快点长大。现在回想起来,我觉得自己好像长大了,也许只是一点点。
有些故事,我们只想到开头,却不预测结局。刚打开的时候好像没有那么多悲伤,写的时候也受不了。
我感觉自己离麻木已经不远了,所以我要珍惜现在还能把自己的感受用文字记录下来的时光,尽量充分利用。
或许,结合这些点点滴滴,就是我的青春。
即使你不能保持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