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风吹向何方》是现代著名诗人徐志摩的一首抒情诗。 诗中写道:“不知/风吹向何方-/我在梦中/在梦的光波中……”徐志摩的这个“标签”被我无意间记住,是因为我总觉得自己太忙了——忙到不知道为什么,腰酸背痛,忙到心烦意乱。 事情是这样的,你还是觉得自己每天都忙得不值得,没有意义。 有人说,把“忙”字拆开,就是“心死了”。想想也有道理。 心死了,身体还在运转。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啊!
前几天看到一个同事在微博里写:教育的方向在哪里?瞬间感受到冷水一样的感觉。 是的,教育的方向在哪里?风吹向哪个方向?教育是一件很简单很实用的事情,但是我们为了这样那样的数据或者所谓的特点,让老师和学生整天像苍蝇一样走。 著名教育大师叶圣陶早就说过:“教育就是农业。 “农民,春风和雨顺其自然。 教育的过程不就是种庄稼的过程吗?难道只是一个松土,播种,浇水,施肥,除草,捉虫,然后静静等待,看着它健康成长的过程吗?但是我们把促生长剂、膨大剂等很多有害的药物撒到地里,上市前大张旗鼓的宣传,好像人人都知道。这样的教育自然是成功的。 因此,春风似乎太慢了,所谓的“成果”和“成就”在短期内不会看到。 这样,凡是有“特色”和“成效显著”的课题,都被一些学者搬回来断章取义了。不管当地实际情况如何,东南西北风一股接一股吹过来,让人感觉麻木、眩晕。 这么忙,没时间思考,心快死了,老师成了教育机器,孩子成了生产线上的产品,一批批送到生产线上...
哎呦!过于急功近利的教育总是凌驾于各种浮躁之上。 有时候,我真的不知道风是从哪个方向吹来的——无数次在梦里/梦见自己是一个淳朴的农民/等着一块地的庄稼/听着青蛙的鼓声和蝉鸣/稻秧的清香……然而,这样的梦/总是被尖锐的钟声击碎——史蒂夫?乔布斯说,“不要让别人的观点影响你内心的声音。 最重要的是要勇于跟随自己的内心和直觉。只有自己的内心和直觉才知道自己真正的想法,其他的都是次要的。 “所以,突然清醒过来之后,我发现风吹哪个方向都无所谓。重要的是,我内心的直觉和感受,要求我是一个真诚单纯的教育者。 我要像一个农民一样,站在农村的中间,呵护我生命的成长,这样我心里才有安全感。
我不在乎风往哪个方向吹。教育是爱的事业,也是慢的艺术。 只有爱,才能强化教育的根,才能在灵魂的土壤里固若金汤,才能延伸到孩子的心灵深处。 这样就不会有什么风吹来的恐惧和迷茫,而是一场灵魂与灵魂之间的精彩舞蹈。 无论风吹向哪个方向,只有慢才能遵循生命生长的自然规律,就像树木的生长一样。只有慢,才能让材料坚硬,经得起风雨的洗礼。 教育的过程是用爱浇灌生命的过程,不宜大水漫灌,更不宜旱浇,更不能鼓励幼苗或过度砍伐枝叶。 操之过急或凡事求同,是违背规律的功利行为,是缺乏科学态度的无知之人,是无视生命规律的鲁莽之人。
帕斯卡说过,“人是一根有思想的芦苇” 无论风吹向哪个方向,都要让生命回归生命,让生命有思想有灵魂。 即使是一根芦苇,在风中也应该有自己的思想。 信念坚定,认识清晰,不随波逐流,不人云亦云,不自以为是。 要善于读书,像蜜蜂一样飞向知识的花朵,也要带领孩子积极发现真善美,取长补短,酿出香甜的蜂蜜,然后快乐地分享。 现在的教育总是把孩子逼到智育的必经之路,无非是应试教育的复制和修改。 无论风吹向哪个方向,我都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中心,有自己的信念和思想,保持头脑清醒,从容地向光明的方向大步迈进。
我不在乎风吹向哪个方向,教育就是让生命自然生长。 成长包括身体健康,也包括思想和情感的成长。 每个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孩子都是上帝派到人间的天使。 天使降临人间,有的会折断翅膀,所以老师要用爱和耐心补好翅膀。 不要苛求他们每个人都飞得高,飞得均匀。 只要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哪怕是很小的进步,也不应该吝惜自己的肯定和赞美。 我相信每个人都渴望被认可和表扬,包括大人和小孩。 不管他的字写得多差,不管他学习多努力,都不要怪他们。 只要他们尽力了,相信他们会慢慢成长的。 就像有些花草树木,有些有敏锐的感觉。春天来了,花开了;有的人觉得有点平淡,直到夏天来临才绽放。 无论早晚,花或大或小,颜色或明或淡。都是花,我们要懂得尊重和欣赏它们的美。
无论风吹向哪个方向,我的心都要永远向着太阳。 教育是生活对生活的影响和渗透。 一个心态不健康,阳光的老师,不可能断然教出阳光的孩子。 生活本身真的是不可预测的,就算风雨无阻,也没什么大不了的,都会过去的。 无论风吹向哪个方向,让孩子感受自然,热爱生活,积极生活,是我的使命。
我不在乎风往哪个方向吹。我站在自己的立场上,不在乎功利的得失,不在乎稻穗饱满的那一天。 只要我相信:生活中要有爱,要有思想,要有坚定的信念,要有努力。 这种生活,它的核心可以供给我们温暖和信念,耐心和勇气,它会让我们保持清醒,不会在不确定中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