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上个月,我从大家的留言中“发现”了一个积极参与育儿的“宝爸”小溪,并请小溪分享他的育儿经验。他只用了“静”字来调整全家人的生活状态!
文章发表后,小希的朋友们开始和他讨论如何让孩子拥有“安静的力量”,对依赖(安全感)、控制(自由)、洞察(快乐)也有了新的思考。今天要分享的,又是小溪爸爸写的文章。
全文由三个小故事组成,每个小故事都具有典型性和共性,但小溪一家的应对方式却具有非典型性。所以小溪的女儿总能在父母的帮助下解决成长中的问题。
我在三个故事场景中读到这三句话:
☉一个人越自由,他就越能为自己和他人负责。
☉:我认为,让我们做一个有趣的人和放松的人。
这三句话含金量很高,指出了孩子依赖大人的前因,说出了孩子有自由时的结果,抓住了核心:做一个轻松的家长。
真心感谢小西真诚精彩的分享!同时期待大家的育儿故事!
——荆杰
溪流
点亮作者
▲
小溪和女儿
人的一生,就是一个从出生到隐于尘埃的“静下心来”的过程。
随着你的成长,你的性格趋于独立,你对周围环境的安全感多于敌意。你可以放心的依靠别人,你也完全有能力被别人依靠。自我的边界逐渐清晰,处理自我与他人的关系更加灵活而不生硬;能够更好的控制自己,学会不过度控制别人;看到更多的可能性,知道自己值得享受所有的成功和喜悦,幸福的尺度就不再受限。
封面和正文插图都是网络插图。
数字一(one)
依赖、独立和安全感
女儿一直比同龄人小,矮,轻。一次闲聊中,女儿对我说:“我不想长大。这么小真是太可爱了。”
说实话,当时真的吓到我了。我和老婆一直为女儿的身高焦虑,各种饮食调整,感官训练,骨龄检测,微量元素分析等。都起作用了。最后只能安慰自己身高不高,女儿身高在正常范围内。
女儿不经意的一句话让我恍然大悟,也许是心理上,我们和女儿都有点过度依赖,女儿也很享受依赖我们。作为父母,我们也很享受女儿的依赖。这种过度依赖是父母和孩子“合谋”的结果。
我记得有一句话,人的一生都在重复成功的经历。我和女儿是相互依存的,我们体验着温暖和美好,但当我们太多的时候,太多的满足或不满足都会让人流连忘返。作为女儿,我们会沉浸在自己的童年里,独立的人格得不到升华,这绝对是我们作为父母不愿意看到的。
于是,我和爱人约定调整重心,不再过分关注女儿,而是做好自己,保证自己和女儿的独立,虽然我们以为女儿迟早会离开我们的庇护。女儿心里难免有些失落,但这也是她成长的代价。
当孩子体验到了人格的独立,做了自己想做和能做的一切,自然会对周围有安全感。
女儿刚上小学,课堂纪律不好,经常动来动去,上课甚至钻到桌子底下。我们已经“教育”过她,叫她“守纪律守规矩,不要影响老师同学……”可想而知,不会有什么效果。
后来我以为是女儿在课堂环境中感到“不安全”,把精力都花在了与这种不安全感的斗争上,甚至想到了逃跑,所以她肯定无法专心学习。和妻子商量后,结合女儿“十万个为什么”的特点和兴趣爱好,通过几次刻意的“聊天”,女儿逐渐认识到“学习是人类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人类正是通过不断学习前人的成果才能发展进步”。
我还记得那是一个秋天的周末下午,阳光透过客厅的窗户打在我身上,暖暖的。女儿抱着我们说:“爸爸妈妈,我想告诉你们一件事。我要好好学习,因为我脑子里有很多问号,我要找到答案。”那一刻,我心里暖暖的。
新的一周,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女儿回来说因为课堂纪律好被老师表扬了,还奖励了她一个“大拇指”。
2
论控制、空白和自由的价值
女儿三四岁的时候,非常喜欢小动物。她养过金丝雀、珍珠鸡、折耳鱼、象鼻鱼、老鼠、刺猬、蟋蟀、蛐蛐、小鱼、蝌蚪、蚕宝宝等。,甚至在买来的蔬菜中发现了小虫子也不得不养。
在我的想象中,女儿应该是个有爱心的孩子,爱小动物没有错。但后来的发展完全出乎我的意料,她太“亲近”小动物了。
女儿会扯兔子的耳朵,问兔子需不需要掏耳屎;会抱着金丝雀,把它的嘴塞进鱼缸里喂水;强迫仓鼠吃葵花籽,导致其女儿被抓伤并接种破伤风和狂犬病疫苗...其他大部分小动物也未能幸免,见到女儿都“绕道而行”。
每当女儿和小动物过于“亲近”的时候,我们都会反复向女儿强调,要爱护小动物,保护好自己。这时候我们的女儿就会哭着说:“我也没想到会是这个结果。为什么小动物不喜欢我?”除了停止饲养这些小动物,我们别无选择。
后来看到女儿像妈妈一样照顾自己的娃娃,时而拥抱,时而训斥,我突然明白了,也许女儿是在练习对小动物和娃娃的“控制”,享受这种无所不能的感觉。从此,我们对女儿的“控制”不再那么严格,会适当给她“留白”。我们带着女儿去参加各种活动,或者去广场和不熟悉的孩子玩耍,让女儿有更多的空间去接触家庭之外的外界。一些社会关系也是让她自己处理,逐渐让她接触社会,扩大她内心世界的范围。
记得有人说过,最高的价值追求是自由,自由比真善美、智慧更值得追求。自由的价值在于,一个人越自由,就越能为自己和他人承担责任。
记得小时候,妈妈很聪明,很勤奋,对我很严格。在我的记忆里,妈妈对我的责备很多,我做的每一件事都很难达到妈妈的标准。记得小时候我妈每次都催我。收拾的时候,我妈指出了我的问题。后来,每当我整理房间的时候,就觉得特别矛盾,总觉得有双眼睛在盯着我。有时候,为了对抗这种过度的克制,我甚至故意把房间搞得乱七八糟,感觉自己真的曾经是自己。
在我看来,女儿现在的房间确实是“乱七八糟”的,但是我真的不想让她承受我小时候的痛苦,所以每个周末,我和老婆都会邀请女儿一起帮我们整理房间,教她一些收纳技巧,然后让她自己整理房间。女儿经常带着骄傲的小脸给我们看,她的房间比我们的“整洁”。
3
在知识、洞察力和幸福的尺度上
可能奶奶从小就带着女儿读古诗词,女儿对古诗词有偏爱。今年夏至,我找了几首关于夏天的诗,邀请女儿一起读,其中有李白的《夏山》——懒摇白羽毛扇,赤条条在青林中。摘下头巾挂在岩壁上,把松涛间的凉风留在头顶。
女儿看完后对我说:“爸爸,这首诗一定是李白写的,因为很别致。”我有点惊讶我女儿竟然用了“潇洒”这个词。我觉得我学古诗词只是死记硬背,只是把它当做一个知识点来背,并没有真正感受到诗词背后的情感。想想李白夏天在山里的造型。真潇洒:飘逸的白羽毛扇我都懒得摇。我解开衣服,摘下头巾,扔在岩壁上。当我感觉风吹过松林时,我当然能闻到松树的香味。简直是由内而外的洒脱。
我记得有一次和我的朋友和家人在山里露营。席间,我们讨论了“读万卷书”和“走万里路”哪个更重要。结果我们都一致认为,知识只是知识的一部分,知识比知识更重要。知识可以让人看到更多的可能性,获得更解放的人格。对于孩子来说,父母是最初的知识。父母是什么样的人,有什么样的态度,比父母为孩子做什么,怎么做更重要。
看着孩子们在山里玩耍,我觉得做一个有趣的人,一个轻松的人,会让孩子们感受到世界的美好;如果你值得的话,全力去爱和拥抱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