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个月的一个凌晨,小女儿一边收拾书包一边喃喃自语,“这是年底吗?真无聊!”一副不甘心的表情特写在孩子气的小脸上。
是的,有点...
即使一家人在一起,也常常是这样的场景:孩子玩电脑游戏,大人玩手机,没人看的电视节目总是舍不得关掉。全合一的人机交流模式,彻底杜绝了人与人之间的笑声。 正月十五冷清,大年三十也是,更别说正月二十这一天差点失传的“添仓节”了。从8090年以后我都没听说过这样的节日。
小时候的“添仓节”应该是男孩子最有意思的狂欢节了,因为这一天的晚上可以开着玩一个“偷东西”的游戏。在这一天,“偷东西”不仅不可耻,还会受到大人的鼓励和怂恿,甚至帮助孩子创造各种“偷、赢”的便利。 别想歪了,今晚只允许偷一样东西。它还有一个有趣的名字——石榴。怎么样?够诱惑吗?
据文献记载,“田仓节”又称“仓灌节”或“田仓节”,是旧历正月的最后一个节日,也是象征五谷丰登的民间节日之一。 如果说腊八节是春节的前奏,那么加仓节就是春节的尾声。
正月二十日为“小加仓节”,二十五日为“大加仓节”,一般在灵石庆祝。 在正月二十一的清晨,每家每户都要在缸里储存食物和水,用黄米糕、面包和豆馅做素饼灯。有锅,有包,有面人,有各种动物造型。石榴石榴和灯笼瓜是最常见的。石榴石榴,顾名思义就是把它做成一个头像石榴的花边灯,可以装香油,再在上面放一个棉花捻。在第一个月的第二十个晚上,祭品被点燃。屋里到处都是灯:柜子顶上,灶台上,水缸盖上,炕中央,窗台上,门下,花池边,粮库上,门洞边,鸡笼边,猪圈外,等等。非常壮观。 民谣说:“点尽灯,点尽香,家家粮满仓。” 此处“登”与“邓”谐音,“高”与“高”谐音,意为五谷丰登,粮仓高。
夜幕降临,村里的男孩子们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在我的记忆中,正月二十的夜晚特别黑,特别冷,一些暗月的意境被渲染的风很高,似乎特别适合“鸡鸣偷狗”。
眼看灯亮了,几个以前玩的朋友悄悄聚在院墙外,打探观察,确信主人家毫无防备,突然几个同行从大门外的黑影里出现,冲到院子里灯闪的地方,一把抓住转身就跑,紧接着主人家一声呵斥:“谁家的?”偶尔有脚步声跟着,但孩子们都知道,这种战斗通常都是虚张声势,就好像大人和孩子在玩一种常规的偷东西游戏,真正穷追不舍的家庭少之又少。即使有这样的家庭,随着游戏经验的逐年积累,第二年孩子一般会刻意避开这样的家庭,或者有时会向他家院子扔石头作为恶作剧,以示不满。 其实满院都是灯,只是没人来偷,就是那几个平时不在村里住的人。甚至有人警告,他们家把鸡屎包进石榴里,小孩子一般都像瘟神一样避之不及。现在想想当时一个淳朴的国家如何做出这种田地,还是挺悲哀的。 接下来,几个小男生会聚在一起互相炫耀自己的成绩。如果幸运的话,他们会偷一个石榴。如果不吉利,那就是最简单的灯笼。 当然也有特别勇敢的,会冲进屋子去抢炕上或者窗台柜子顶上的石榴。这不是偷,而是抢。通常情况下,孩子会对这种做法感到非常羞耻。 这种“偷”的游戏会从村子的东边延续到西边,孩子们真的乐在其中。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太好玩了。
其实最精彩的仪式在后面。那些充满成就的男生,最后会聚集在村里的一个石磨周围,分批在石磨上站成一圈,面朝外。他们左手轻轻托着石榴的身体,右手轻轻捏着石榴的脖子,大声唱着“天长,地长,石榴石榴石榴你先长。” ”同时双手小心翼翼地拉着,利用黄米糕的蜡质来拉长石榴。拉得越久,长得越高。但往往因为天气寒冷,本来糯性很好的黄麦变硬了,一拉就容易断,导致石榴的头被砍头。于是孩子们用力把石榴的头抛向空中,你扔得越高,来年你的身高就越高。 于是,山村漆黑的夜空回荡着孩子们的笑声,追逐嬉戏,久久不散。
那种纯天然的放荡与狂欢此刻似乎还在耳边萦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