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年前,我在太原,那时我还分不清世界杯和纪念碑有什么区别,go go go的歌曲旋律我只是稚嫩地跟着瞎跳,齐达内的神奇一脚对我而言更是天外来物般无从知晓。那个时候,我只是一名好奇的小男孩,在这个充满未知的世界中迷茫地寻找着属于自己的位置。
12年前,我在长治上了小学,周边人我不懂他们为何兴奋,原来中国在米卢带领下进了世界杯。那是我第一次接触到足球这项运动,也是我第一次感受到一种强烈的情感——国籍与荣誉之间的纠葛。我开始尝试模仿那些踢球的人们,他们对球场上的每一次冲刺都那么热情洋溢,而我则是在电视上眼巴巴地看着他们。
8年前,我上初中,来到石家庄已经一年了,那个时候我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真正迷上了足球,不再只是一个旁观者,而是一个追逐梦想、渴望参与的人。在拉姆的一脚弯刀射门面前,我意识到了自己对足球世界向往的心,这种心情就像那一脚弯刀一样:坚韧、纯粹且不可思议。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对足球了解得越来越多,每当看到克洛泽空翻或者齐达内红牌时,都会有种无法言喻的情感涌现。这让我开始踢球、看球,并最终理解了一切。我的桌子堆满了关于足球的杂志和书籍,而墙上挂满了偶像们的大幅照片,每当看比赛的时候,我都会比解说员更快地说出每个队伍的阵型和战术,这让周围的小伙伴都惊讶不已。
慢慢地,一段时间里,只要提及AC米兰或者尤文图斯,就会引起激烈讨论。而我的爸爸,则是个忠实的地道罗马人的支持者。尽管我们意见相左,但这种争执也成为了家中的常态,有时甚至让人感到疲惫。但正是这些经历,让我们之间也有了一份难以言说的默契。
4年后,当高考结束后,即便没有如愿进入理想大学,也依然没有放弃过足球。当复读生的日子重重压迫于心头之际,只要有机会,便会回到那片绿色的土地,与那些曾经陪伴过年的伙伴们一起挥洒汗水。那时候,对未来抱有一丝希望,却又不知道即将迎来的可能是什么样子。
现在回首过去,那些岁月似乎远去,但它们仍旧深深印刻在我的心间。在衡水中学复读期间,无数夜晚因为学习焦虑而失眠。那段时间,或许是我生命中最艰难的一段,但它也教会了我很多东西——关于坚持、关于自信,以及关于如何从失败中恢复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