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芝加哥社区的转变力量者
在那段充满挑战与机遇的“街头混混”岁月里,奥巴马并未长期停留。内心深处,他逐渐意识到自己的身份——一名黑人(非洲裔美国人)。这份自我认知激发了他对改变的渴望。他毅然决定放弃那些不属于他的道路,将精力投入到学习国际关系中,为哥伦比亚大学增添了一位才华横溢的学生。
大学毕业后,虽然曾短暂尝试在华尔街咨询公司谋求高薪,但这个资本主义世界中的角色很快失去了吸引力。奥巴马选择了另一种生活方式,一种以公职为志业的人生规划。在1985年,他被一家致力于民权运动的组织聘请担任社区组织者,这个职位虽收入有限,只有1.3万美元年薪,却成为了他职业生涯中的一次重要转折点。在芝加哥贫困社区工作三年期间,他投身于改善道路、照明、房屋维修以及劳资关系协调等微观但至关重要的事务。这些努力不仅提升了社区环境,也是他日后的政治竞选中所展现出的能力和信誉基础。
此外,在芝加哥时期,奥巴马还接受了基督教洗礼。这段经历成为他个人信仰和价值观形成的一个关键时刻。
在一次紧张而戏剧性的危机点上,一个团队同事集体辞职,他们觉得两年的付出得不到应有的回报。面对这一情形,奥巴马站在讲台前,用诚恳的话语感动了他们:“你们说累,我知道这里大多数人都感到疲惫。但我们并不只是为了金钱,而是为了改善我们的服务。我没有问题于过去发生的事情,我只知道,在这里与你们一起工作,我们一定能够改变现在的情况。如果你们认为与我合作不会带来任何改进,那么最应该辞职的人是我,而不是你们。”听众们对他的话感到惊讶,最终决定留下来继续寻找解决方案。这件小事展示出了奥巴马卓越的说服能力,以及他对于团结和合作精神的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