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宠物资讯
  • 宠物食品
  • 宠物用品
  • 宠物寄养
  • 宠物医院
  • 宠物托运
  • 宠物殡葬
首页 > 请假条> 《文言文阅读优秀27篇》

《文言文阅读优秀27篇》

时间:2025-08-03 12:31:34 济南宠物发布:济南宠物

文言文阅读必然会考到课外语言材料。面对从未读过的语段或文章,又无工具书可查,怎么办?在解答这类题目时,很多同学感到束手无策。

经典的文言文阅读 1

豫让论

方孝孺〔明代〕

士君子立身事主,既名知己,则当竭尽智谋,忠告善道,销患于未形,保治于未然,俾身全而主安。生为名臣,死为上鬼,垂光百世,照耀简策,斯为美也。苟遇知己,不能扶危为未乱之先,而乃捐躯殒命于既败之后;钓名沽誉,眩世骇俗,由君子观之,皆所不取也。

盖尝因而论之:豫让臣事智伯,及赵襄子杀智伯,让为之报仇。声名烈烈,虽愚夫愚妇莫不知其为忠臣义士也。呜呼!让之死固忠矣,惜乎处死之道有未忠者存焉——何也?观其漆身吞炭,谓其友曰:“凡吾所为者极难,将以愧天下后世之为人臣而怀二心者也。”谓非忠可乎?及观其斩衣三跃,襄子责以不死于中行氏,而独死于智伯。让应曰:“中行氏以众人待我,我故以众人报之;智伯以国士待我,我故以国士报之。”即此而论,让馀徐憾矣。

段规之事韩康,任章之事魏献,未闻以国士待之也;而规也章也,力劝其主从智伯之请,与之地以骄其志,而速其亡也。郄疵之事智伯,亦未尝以国士待之也;而疵能察韩、魏之情以谏智伯。虽不用其言以至灭亡,而疵之智谋忠告,已无愧于心也。

让既自谓智伯待以国士矣,国士——济国之士也。当伯请地无厌之日,纵欲荒暴之时,为让者正宜陈力就列,谆谆然而告之曰:“诸侯大夫各安分地,无相侵夺,古之制也。今无故而取地于人,人不与,而吾之忿心必生;与之,则吾之骄心以起。忿必争,争必败;骄必傲,傲必亡”。谆切恳至,谏不从,再谏之,再谏不从,三谏之。三谏不从,移其伏剑之死,死于是日。伯虽顽冥不灵,感其至诚,庶几复悟。和韩、魏,释赵围,保全智宗,守其祭祀。若然,则让虽死犹生也,岂不胜于斩衣而死乎?让于此时,曾无一语开悟主心,视伯之危亡,犹越人视秦人之肥瘠也。袖手旁观,坐待成败,国士之报,曾若是乎?智伯既死,而乃不胜血气之悻悻,甘自附于刺客之流。何足道哉,何足道哉!

虽然,以国士而论,豫让固不足以当矣;彼朝为仇敌,暮为君臣,腆然而自得者,又让之罪人也。噫!

文言文阅读答案 2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冷泉亭记

白居易

东南山水,余杭郡为最;就郡言,灵隐寺为尤;由寺观亭,冷泉亭为甲。亭在山下,水 �这七人)都按照约定时间回来了,于是文岐请求上级官员宽恕他们的罪行。(得分点:“省”、“克期”、“就狱”、“贷”各1分,全句通达晓畅得体1分。)

(2)(于是)安排(或令、或让)妻子送母亲返乡,发檄文令杨富、毛显文出兵在城外驻扎,做好坚守阵地的准备。(得分点:“奉”、“檄”、“出屯近郊”、“为……计”各1分,全句通达晓畅得体1分。)

【参考译文】

许文岐,字我西,浙江仁和人。祖父许子良,曾为巡抚贵州右佥都御史,父亲许联枢,曾任广西左参政。文岐是崇祯七年( 1634 )的进士。曾担任南京职方郎中一职。贼寇在江北一带大肆作乱,许文岐辅助尚书范景文进行防御,景文十分倚重他。许文歧后调任黄州知府,(在与乱军交战中)曾射杀敌军前锋一只虎,夺大旗而归。狱中有被判处重刑的七人,(文岐)放(他们)回去省亲(或探望亲人),(给他们)规定回狱时间,(这七人)都按照约定时间回来了,于是文岐请求上级官员宽恕他们的罪行。

崇祯十三年( 1640 ) ,许文歧被调任下江防道副使,驻守蕲州。贼寇头目贺一龙、蔺养成等部聚集在蕲州、 黄州一带,文岐严密防备。贼党张雄飞将要南渡长江,文岐命游击将军杨富去烧毁贼党船只,贼党才退却。巡抚宋一鹤将文岐这次的军功上报给朝廷。副将张一龙善用兵,文岐很器重他。(两人)曾共宿一帐中,半夜军中大声喧闹,文岐说:“这是奸人想乘夜逃跑。” 他坚持卧床不动。第二天天刚亮,有一百多叛兵夺门逃跑,张一龙将他们全部追捕杀掉,全军肃然。杨富本已长期镇守蕲州,一鹤又派参将毛显文前去,杨毛二人不和,(致使)兵民不安。文岐召见二位将军,于宴会上用一杯酒消除了二人的矛盾,才没有了隐患。

崇祯十五年(1642) ,左良玉的败兵南下准备大肆劫掠百姓。文岐在江口立马等待,溃兵不敢侵犯。这时,形势一天天危急,士兵没有坚定的意志,恰好此时许文岐已升为督粮参政,正要启程赴任,见此情形不禁叹息说: “我为天子驻守这座孤城已经两年,其职责应死守疆土,如今形势危急,我怎么能离开?” (于是)安排(或令、或让)妻子送母亲返乡,发檄文令杨富、毛显文出兵在城外驻扎,做好坚守阵地的准备。不久,荆王府的将校郝承忠暗中与张献忠勾结。第二年,(贼寇)发兵大举进攻蕲州,许文岐发火炮击毙敌军很多人。夜晚即将过去一半,大雪下了一尺多厚,敌军攻下西门进城了,文岐与敌军进行了巷战。越下越大,炮弹不能发出,于是文岐被俘虏了。献忠久闻文岐之名,当时没有杀他,而将他关押在后营。与他同被关押在后营的还有举人奚鼎铉等数十人。文岐秘密地对他们说: “我看贼寇营中大多是乌合之众,数万兵卒都是被俘良民,若将大的道义告诉他们,大家同心协力,贼寇就可以被消灭了。”于是许文歧暗中联系众人,约定四月起兵, 这密谋被泄露了,献忠进行搜索,果然搜到了柳圈,捆住文岐要将其斩首。许文岐将要被杀的时候,对别人说:“我当时没有自杀的原因,是我立志要消灭贼寇。如今事情没有成功,这是天意啊!”于是他满脸含笑地死了。这时距文岐被捕已经七十多天了。此事让朝廷知道后,(皇上)追赠文岐太仆寺卿。

文言文阅读答案 3

文言文阅读。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时曰:“小惠未编,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夏后伯启与有扈①战于甘泽而不胜。六卿请复之,夏后伯启曰:“不可。吾地不浅②,吾民不寡,战而不胜,是吾德薄而教③不善也。”于是乎处不重席食不贰味琴瑟不张④,钟鼓不修⑤,子女不饬⑥,亲亲长长,尊贤使能。期年而有扈氏服。 故欲胜人者,必先自胜;欲论人者,必先自论;欲知人者,必先自知。

【注释】①夏后伯启与有扈:古代的人名。②浅:狭、窄小。③教:教化。④张:乐器上弦。⑤修:设置。⑥饬:谨慎、恭敬。

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词语的意思。

(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鄙:________________

(2)期年而有扈氏服 期年:________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故欲胜人者,必先自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甲、乙两文内容,说说作战要想取得胜利需要做到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目光短浅。

(2)满一年。

2.(1)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减弱,第三次击鼓士气完全耗尽。

(2)所以想要战胜别人,就一定要先战胜自己。

3.①政治上取信于民;

②军事上抓住战机,知己知彼;

③想要战胜别人,首先要战胜自己。

经典文言文阅读 4

古人谈读书

朱熹〔宋代〕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来自朱熹)

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来自曾国藩)

译文

天资聪明而又好学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智慧。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满足,教人不知道疲倦。

我曾经说:读书讲究“三到”,即读书时要专心,要认真看,要诵读。心思不在书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仔细看;心和眼既然没有专注统一,却只是随随便便地读,那么一定不会记住,就算记住了,也记不长久。这三到中,心到重要。若心神集中了,眼和口还会不集中吗?

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向,第二要有见识,第三要有恒心。有志气则绝对不会甘心居于下等;有见识则知道学无止境,不敢稍有心得就自我满足,像河伯观海,井底之蛙观天,这都是没有见识的;有恒心则必然没有干不成的事情。有志、有识、有恒,三者缺一不可。

文言文阅读 5

文言文阅读

大鼠

蒲松龄万历间①,宫中有鼠,大与猫等,为害甚剧。遍求民间佳猫捕制之,辄被啖食。适异国来贡狮猫,毛白如雪。抱投鼠屋,阖②其扉,潜窥之。猫蹲良久鼠逡巡③自穴中出见猫怒奔之。猫避登几上,鼠亦登,猫则跃下。如此往复,不啻④百次。众咸谓猫怯,以为是无能为者。 既而鼠跳掷渐迟,硕腹似喘,蹲地上少休。猫即疾下,爪掬顶毛,口龁⑤首领,辗转争持,猫声呜呜,鼠声啾啾。启扉急视,则鼠首已嚼碎矣。然后知猫之避,非怯也,待其惰也。彼出则归,彼归则复,用此智耳。噫!匹夫按剑,何异鼠乎! (选自《聊斋志异》)

【注释】①万历:明神宗朱翊钧的年号。 ②阖(h ):关闭。 ③逡(qūn)巡:从容,不慌不忙。 ④啻(ch ):仅;止。 ⑤龁(h ):咬。

【译文】}明朝万历年间,皇宫中有老鼠,大小和猫差不多,为害极为严重。(皇家)从民间找遍了好猫捕捉老鼠,都被老鼠吃掉了。恰好有外国进贡来的狮猫,浑身毛色雪白。把狮猫投入(有)老鼠的屋子,关上窗户,偷偷观察。猫蹲在地上很长时间,老鼠从洞中出来巡视,见到猫之后愤怒奔跑。猫避开跳到桌子上,老鼠也跳上桌子,猫就跳下来。如此往复,不少于一百多次。大家都说猫胆怯,以为是没有能为的猫。过了一段时间,老鼠跳跃动作渐渐迟缓,肥硕的肚皮看上去有些气喘,蹲在地上稍稍休息。猫随即快速跳下桌子,爪子抓住老鼠头顶毛,口咬住老鼠脖子,辗转往复争斗,猫呜呜的叫,老鼠啾啾的呻吟。急忙打开窗户查看,老鼠脑袋已经嚼碎了。大家这才明白,狮猫开始时躲避大鼠,并不是害怕,而是等待它疲乏松懈啊!

文言文的阅读方法 6

1.研读考纲。《考试大纲》是高考命题的依据,也是大家复习备考的依据。大家解读考试大纲时,除要关注考试范围、新增内容外,更应该关注题型示例及样卷。它们不但让我们对高考试卷的长度、题型的大致比例有所了解,更能告诉我们本年高考题目的命题走向。

2.回归课本。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学过的知识究竟有哪些?这就需要大家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整理清楚,尤其是容易得分的背诵默写部分。

3.背诵名篇名句整理高考在即,熟练掌握以上高三语文的复习计划要求和方面,经常对照高三语文的复习计划做好高考语文复习工作的总结,是你考成优异的高考成绩的必备因素。

4.做真题。最后阶段,大家应该选做一些近3年的高考真题,以便进一步明确高考题目的命题思路和方式,也可以检测一下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在审题、解题的能力方面是否还有欠缺,方便最后的复习巩固。

5.看纠错本。把纠错本中的错误按基础、文言、阅读、语言运用等分别归类,把错误集中的�

高考文言文阅读训练 7

1、班昭续《汉书》

扶风①曹世叔妻者,同郡班彪②之女也,名昭,字惠班。博学高才。世叔早卒,有节行法度。兄固著《汉书》,其八表及天文志未及竟而卒。和帝诏昭就东观藏书阁③踵而成之。帝数召入宫,令皇后诸贵人师事焉,号曰“大家”。每有贡献异物,辄诏大家作赋颂。时《汉书》始出,多未能通者,同郡马融伏于阁下,从昭受读。

(选自《后汉书·曹世叔妻传》)

[注释]①扶风:古地名,今陕西境内。②班彪:当时著名学者。③东观藏书阁:皇家藏书楼。

文言文阅读理解及答案 8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 10题。

王瑜,其先范阳人也.父钦祚,仕至殿中监,出为义州刺史。瑜性凶狡,然隽辩骁果,骑射刀笔之长,亦称于当代.起豪累为从事,天福中,授左赞善大夫.会濮郡秋稼丰衍,税籍不均,命乘使车,按察定计,既至郡,谓枝簿吏胡蕴、惠鹗曰:“余食贫久矣,室无增资,为我致意县宰,且求假贷。”由是濮之部内五邑令长共敛钱五十万,私献于瑜。瑜即以书上奏,高祖览章叹曰:“廉直清慎有如此者,诚良臣也。”于是二吏五宰即时停黜,擢瑜为太府少卿。

杜重威之镇东平也,瑜父钦祚为节度副使,及重威移镇常山,瑜乃诡计于重威,使奏己为恒州节度副使,竟代其父位.岁余,入为刑部郎中.丙午岁,父钦祚刺举义州,瑜归宁至郡.会契丹据有中夏,何建以秦州归蜀,瑜说钦祚曰:“若不西走,当属契丹矣!”厉色数谏,其父怒而不从。因其卧疾涉旬,瑜仗剑而胁之曰:“老懦无谋,欲趋砲烙。不即为计,则死于刃下。”父不得已而听之。时陇东屯兵扼其川路,将北趣蕃部,假途而因与郡盗酋长赵微歃血为约,以兄事之.谓微曰:“西至成都,余身为相,余父为将,尔当领一大郡,能遂行乎?”微曰:“诺。”瑜虑为所卖,先致其妻孥,馆于郡中。行有期矣,微潜召其党,伺于郊外。子夜,瑜举族行,而辎重络绎十有余里。徽之所亲,循沟浍而遁,至马峡路隅,举燧相应,其党起于伏莽,断钦祚之首,贯诸长矛.平生聚蓄金币万计,皆为贼所掠,少长百口,杀之殆尽.瑜尚独战千人,矢不虚发,手无射捍,其指流血,及窘,乃夜窜山谷,落发为僧.月余,为樵人所获,絷送岐州,为侯益所杀,时年三十九。

(节选自《旧五代史·列传十一》,略有删节)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为我致意县宰,且求假贷 假:借

B.于是二吏五宰即时停黜 黜:罢免

C.瑜归宁至郡 宁:平息

D.为樵人所获,絷送岐州 絷:捆绑

5.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王瑜生性狡诈的一组是(3分)( )

①瑜即以书上奏 ②使奏己为恆州节度副使,竟代其父位 ③不即为计,则死于刃下

④假途而因与郡盗酋长赵徽歃血为约,以兄事之 ⑤先致其妻孥,馆于郡中 ⑥至马峡路隅,举燧相应

A.①②⑥ B.①③④ C.②④⑤ D.③⑤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王瑜工于心计,但最终却被人算计,他设计使自己成为一个清官的形象而获得高祖的称赞;为借路,他用官帽引诱利用赵徽,却反遭赵徽算计,损失惨重。

B.王瑜一生短暂却仕途顺利。他离家为官先从从事做起,天福年间获左赞善大夫一职,后受朝廷提拔为太府少卿,接着任恒州节度副使,还入朝做过刑部郎中。

C.王瑜对待父亲的态度暴露出他的无礼及凶狠的性格。他在劝说父亲西逃时,脸色严厉,父亲不悦,不愿听从,王瑜不顾父亲已卧病在床十多天,竟然拔剑相威胁。

D.王瑜骁勇果敢,擅长骑射。他在举家撤离途中遭到盗贼首领赵徽的暗算,最后只身一人与赵徽属下一千多人激战,箭无虚发,但终因寡不敌众,被盗贼所杀。

经典的文言文阅读 9

唐太宗吞蝗

朝代:唐朝|作者:吴兢

观二年,京师旱,蝗虫大起。太宗入苑视禾,见蝗虫,掇数枚而曰:“人以谷为命,而汝食之,是害于百姓。百姓有过,在予一人。尔其有灵,但当蚀我心,无害百姓。”将吞之,左右遽谏曰:“恐诚疾,不可!”太宗:“所冀移灾朕躬,何疾之避!”遂吞之。

文言文阅读理解及答案 10

①大致天之生才,虽不能众,亦不独绝,至为文词,有成有不成者三:儿时多慧,裁识书名,父师迷之以传注括帖,不得见古人纵横浩渺之书,A ,一也。乃� 人虽,亦视其所生,生于隐屏,山川人物,居室游御,鸿显高壮,幽奇怪侠之事,未有睹焉,神明无所练濯,胸腹无所厌余,耳目既吝,手足必蹇, C三也。凡此三者,皆能使人才力不已焉,D ,才力顿尽,而可为悲伤者,往往如是也。

②若季重者,五岁遍受《五经》,十岁恣为文章二十而成进士,盖一代之才也。而天亦若有以异之者。大越之墟,古今冠带之国也,固已受灵气于斯。而世籍都下,往来燕越间,起禹穴吴山,江海淮沂,东上贷宗,西迤太行,归乎神都,所游目,天下之股脊喉思页 处也,英雄之所?廛,美好之所辅;咸在矣。于以豁心神,纡眺听者,必将郁结乎文章。而又少无专门,承学之间,灵心洞脱,孤游皓杳,早为贵公钜人所赏,闻所未闻,出见少年,裘马弓剑,旗亭陌道之间,顾而乐之,此亦文心之所贻佇也。身复早达,曾无诸生一日之忧,名字所至,赞叹盈瞩,故其为文字也,高广其心神,亮浏其音节,精华甚充,颜色甚悦,缈焉者如岭云之媚天霄,绚焉者如江霞之荡林樾;乍翕乍辟,如崩如兴;不可迫视,莫或殚形;大有传疏之所曾遗,著录之所未经者矣。嗟夫,以一代之才,而绝三者之累若此,不亦宜乎。

【注】①王季重:即王思任,明末作家 ②括帖:科举范文 ③诸生:通过县试或府试、院试的生员 ④贻佇:停靠,驻留。

21、将下面这句话填入①段的画线处,语意连贯的一处的是( )(2分)

一食其尘,不复可鲜

22、第①段中的“不成者三”可概括为 ,科场之累和 。(2分)

23、下列对“身复早达,曾无诸生一日之忧”分析正确的一项使( )(2分)

A.与作者“困未敏达”受累“较试之场”对比

B.说明“身复早达”没有诸生困顿科场的忧愁。

C.王季重因“早达”而无“诸生”的生计之忧。

D.因为“身复早达”,王季重成为“一代之才”。

24、从句式的角度分析第②段画线句。(3分)

25、作者在序中阐释了生活与文学创作的关系,对作者的观点作评价。(4分)

参考答案:

21(2分)A

22(2分)答案示例:读书不广 游历不广 ,见闻太少

23(2分)B

24(3分)答案示例:先以短句赞美王季重作品见解之独到音韵之华美,后用整句长句形容其文思的精妙和文采的绚烂,参差句式的音律与王季重的文学美相得益彰。

评分说明:短句分析2分 长句分析2分

25(4分)答案示例:作者以王季重的经历及其文字为例阐释了读书多、游历广、见闻感受丰富,才能见识独到,文辞畅达,这一观点揭示了文学创作离不开生活的规律,但王季重的天才和“早达”只是例外,不少愚钝或困顿科场但勤奋的人也能写出经典作品。

文言文阅读理解及答案 11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注]①炳烛:点烛。②盲臣:师旷为盲人,故自称为盲臣。③昧行:在黑暗中行走。

1.下面句子中的“以”和“蒙辞以军中多务”的“以”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 ]

A.葬以大夫礼

B.以钱覆其口

C.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D.请以军礼见

2.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划线词:

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

②及鲁肃过寻阳。( )

③欲学,恐已暮矣( )

④晋平公问于师旷曰( )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两段文字叙述的内容都可以用“____________”二字概括。晋平公担心学不好的理由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吕蒙不愿学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2.①研究,专攻

②到访或到

③迟,晚

④向或对

3.①你如今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当初)的吴下阿蒙了!

②怎么(或哪里)会有作为下臣的却戏弄他的君主呢?

4.劝学;年纪大;事务多。(意思答对即可)

文言文的几种阅读方法 12

你是否每次看到文言文就发慌,看到“之、乎、者、也”就不知道到底都是什么意思,实词、虚词傻傻搞不清楚?文言文阅读6-15分总是得分稀疏?

方法小贴士:

1、课内文言文考试的范围是初中教读篇目。复习时一要抓好重点。根据考纲的考查范围和要求以及自身的熟悉程度对复习内容进行取舍、侧重。

2、一般考查常见的文言虚词、实词的含义和用法。实词则常常考查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的词语;对句子的考查则侧重于关键句子的句式和句意;对内容考查就与现代文基本相似。从字、词、句到文学常识以至思想感情、表现手法等,都要拎出要点,总结规律。二要选好篇目。选取教读篇目中那些文质兼美的文章,它们往往也是文言文中最典型的、知识的覆盖面最广的文章,这样复习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近两年的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大多选择故事型的文段。内容比较浅显,考察内容基本与课内部分相似。做题时一定要注意与课内学过的课文或知识点相联系,注重由课内向课外的迁移运用。

4、文言文阅读题主要分为两类。

一是翻译类:此类题解答思路是:

(1)粗知全文大意,把握文意的倾向性。

(2)详知译句上下文的含义,并逐字对应翻译,做好换、留、删、补、调。注意翻译时应抓住句子中关键字词,这些字词往往是得分点。

(3)还可由现代词、成语推导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4)另外还要注意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偏义复词等特殊现象。

(5)若直译不通,则用意译。须根据上下文推导,不拘泥于原文结构,联系生活实际大胆推想。

二是启示类:

解答这类题目时要注意思想倾向,抓住作者基本的感情立场,联系文章主要情节及主要人物,抓住评论性的语句从多角度、多侧面思考作答。

文言文阅读比较晦涩枯燥,建议可以每天阅读一篇文言文,并带着问题去练习哦。

文言文阅读 13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最能代表儒家思想。《论语》是他思想的精华,自然也就传达了儒家思想的核心仁。不管他要说什么东西,其最终目的就是教人们一定要仁慈,别人打了你的左脸,一定要把自己的右脸伸过去,只有这样才显得仁慈。

24.上面这段文字对儒家仁的`思想理解是否正确,请简要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7分)

23.(1)实行减轻赋税的政策。(1分)

(2)年成不好时应减轻赋税,使百姓能够生存,这样才对君主有利。有若的观点体现了儒家在对待君、民关系上,主张重视民生、体恤百姓以巩固统治的思想。(3分)

24.不正确。儒家认为,仁者爱人,但主张以直报怨,而不是以德报怨。(3分)

文言文阅读及翻译精选 14

祖逖闻鸡起舞

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及渡江,左丞相睿以为军谘祭酒。逖居京口,纠合骁健,言于睿曰:“晋室之乱,非上无道而下怨叛也,由宗室争权,自相鱼肉,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今遗民既遭残贼,人思自奋,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睿素无北伐之志,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召募。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遂屯淮阴,起冶铸兵,募得二千余人而后进。

译文

当初,范阳人祖逖,年轻时就有大志向,曾与刘琨一起担任司州的主簿,与刘琨同寝,夜半时听到鸡鸣,他踢醒刘琨,说:“这不是令人厌恶的声音。”就起床舞剑。渡江以后,左丞相司马睿让他担任军咨祭酒。祖逖住在京口,聚集起骁勇强健的壮士,对司马睿说:“晋朝的变乱,不是因为君主无道而使臣下怨恨叛乱,而是皇亲宗室之间争夺权力,自相残杀,这样就使戎狄之人钻了空子,祸害遍及中原。现在晋朝的遗民遭到摧残伤害后,大家都想着自强奋发,大王您确实能够派遣将领率兵出师,使像我一样的人统领军队来光复中原,各地的英雄豪杰,一定会有闻风响应的人!”司马睿一直没有北伐的志向,他听了祖逖的话以后,就任命祖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仅仅拨给他千人的口粮,三千匹布,不供给兵器,让祖逖自己想办法募集。祖逖带领自己私家的军队共一百多户人家渡过长江,在江中敲打着船桨说:“祖逖如果不能使中原清明而光复成功,就像大江一样有去无回!”于是到淮阴驻扎,建造熔炉冶炼浇铸兵器,又招募了二千多人然后继续前进。

经典的文言文阅读 15

吴山图记

归有光〔明代〕

吴、长洲二县,在郡治所,分境而治。而郡西诸山,皆在吴县。其高者,穹窿、阳山、邓尉、西脊、铜井。而灵岩,吴之故宫在焉,尚有西子之遗迹。若虎丘、剑池及天平、尚方、支硎,皆胜地也。而太湖汪洋三万六千顷,七十二峰沉浸其间,则海内之奇观矣。

余同年友魏君用晦为吴县,未及三年,以高第召入为给事中。君之为县,有惠爱,百姓扳留之,不能得,而君亦不忍于其民。由是好事者绘《吴山图》以为赠。

夫令之于民,诚重矣。令诚贤也,其地之山川草木,亦被其泽而有荣也;令诚不贤也,其地之山川草木,亦被其殃而有辱也。君于吴之山川,盖增重矣。异时吾民将择胜于岩峦之间,尸祝于浮屠、老子之宫也,固宜。而君则亦既去矣,何复惓惓于此山哉?昔苏子瞻称韩魏公去黄州四十馀年而思之不忘,至以为《思黄州》诗,子瞻为黄人刻之于石。然后知贤者于其所至,不独使其人之不忍忘而已,亦不能自忘于其人也。

君今去县已三年矣。一日,与余同在内庭,出示此图,展玩太息,因命余记之,噫!君之于吾吴有情如此,如之何而使吾民能忘之也!

经典的文言文阅读 16

六国论

苏辙〔宋代〕

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死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夫秦之所以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韩、魏塞秦之冲,而弊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昔者范雎用于秦而收韩,商鞅用于秦而收魏,昭王未得韩、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齐之刚、寿,而范雎以为忧。然则秦之所忌者可以见矣。

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故也。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邪!委区区之韩、魏,以当强虎狼之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而使天下偏受其祸。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埸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经典的文言文阅读 17

马说

韩愈〔唐代〕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祗同:衹)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文言文阅读理解及答案 18

熊廷弼

【甲】

熊廷弼,字飞百,江夏人。万历二十五年举乡试第一。明年成进士,授保定推官,擢御史。四十七年,杨镐既丧师,廷议以廷弼熟边事,起大理寺丞兼河南道御史,代镐经略。未出京,开原失,甫出关,铁岭复失,沈阳及诸城堡军民一时尽窜,辽阳汹汹。廷弼兼程进,遇逃者,谕令归。斩逃将刘遇节、王捷,以祭死节士。诛贪将陈伦,劾罢总兵官李如桢,以李怀信代。督军士造战车,治火器,浚濠缮城,为守御计。令严法行,数月守备大固。乃上方略,请集兵十八万分布清河,抚顺诸要口,首尾相应,小警自为堵御,大敌互为应援。

廷弼身长七尺,有胆知兵,善左右射。自按辽即持守边议,至是主守御益坚。然性刚负气,好谩骂,不为人下,物情以故不甚附。

当是时,光宗崩,熹宗初立,朝端方多事,而封疆议起。御史冯三元劾廷弼无谋者八、欺君者三,谓不罢,辽必不保。诏下廷议。廷弼愤,抗疏极辨,且求罢。而御史张修德复劾其破坏辽阳。廷弼益愤,再疏自明,云“辽已转危为安,臣且之生致死。”遂缴还尚方剑,力求罢斥。及辽阳破,河西军民尽奔,自塔山至闾阳二百馀里,烟火断绝,京师大震。帝乃治前劾廷弼者,复诏起廷弼于家,而擢王化贞为巡抚。

化贞素不习兵,轻视大敌。文武将吏进谏悉不入,与廷弼尤牴牾。二十二日,遇大清兵平阳桥。锋始交,大溃,大清兵追逐化贞等二百里,不得食,乃还。报至,京师大震。大理寺卿周应秋等奏上狱词,廷弼、化贞并论死。

(节选自《明史》,有删改)

【乙】

明启、祯间,东事之坏中破竹之不可遏,一时大臣才气魄力足以搘拄①之者,熊司马一人耳。用人者贵展其才,原不当使一二腐儒操白简以议其旁也。

关门再出,庙堂诸公忌其有所建白,乃以全不解兵之王化贞漫夸六万兵平辽,为之掣肘。时江侍郎秉谦力陈:经臣②不得展布尺寸,反使抚臣③得操节制之柄,必误国事。不幸言而中矣。当国者苟有人心,即寸斩抚臣以谢经臣,犹且不足。反以不能死绥罪之,是犹束乌获④之手足,使力不胜匹雏者代之任重,及蹶而偾,则曰“是亦获有同咎”,可乎?

(节选自全祖望《书明辽东经略熊公传后》)

[注]①搘(zhī)拄:支撑,抵抗。②经臣:经略一方军事的大臣。③抚臣:安抚地方的大臣,指巡抚。④乌获:战国时秦国大力士,据说他能举千钧之重。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授保定推官,擢御史 擢:提拔

B.甫出关,铁岭复失 甫:刚刚

C.当国者苟有人心 当:处在

D.是亦获有同咎 咎:罪责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廷议以廷弼熟边事 即寸斩抚臣以谢经臣

B.复劾其破坏辽阳 忌其有所建白

C.臣且之生致死 犹且不足

D.不得食,乃还 乃以全不解兵之王化贞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杨镐战败以后,朝廷起用熊廷弼代杨镐为辽东经略,熊廷弼到达辽阳后,开原、铁岭相继失守,他斩杀逃将刘遇节等,以求稳定军心。

B.熊廷弼有胆略,晓军是。任经略后更加坚决主张拒敌守城。但是他禀性刚直,喜欢骂人,不甘谦恭下人,因而舆论对他不太支持。

C.王化贞不通军事,轻视大敌;不听文武将吏的规劝,与熊廷弼尤其抵触。战败后大理寺周应秋等报上判决书,熊廷弼、王化贞都被判了死刑。

D.全�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小警自为堵御,大敌互为应援。(3分)

(2)帝乃治前劾廷弼者,复诏起廷弼于家。(3分)

(3)用人者贵展其才,原不当使一二腐儒操白简以议其旁也。(4分)

4.(3分)C (当:掌管,主持。)

5.(3分)B (两个“其”均为第三人称代词“他”。)

6.(3分)A (“熊廷弼到达辽阳后,开原和铁岭相继失守”有误,原文“未出京,开原失,甫出关,铁岭复失”。)

7(10分)(1)小的战事各自拒敌防守,大敌来时则互相接应、援助。(3分)

(2)熹宗于是对过去弹劾廷弼的人加以治罪,又下达诏书从家中起用延弼(3分)

(3)用人者可贵之处在于能让人的才能得到施展,原本就不应当让一两个迂腐的书生拿着弹劾的奏章在他的一旁议论。(4分)

熊廷弼(1569-1625),明末将领,字飞白,号芝冈,汉族,湖广江夏(今武汉市江夏区人)万历进士,楚党。由推官擢御史,巡按辽东。

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熊廷弼受命巡按辽东。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以兵部右侍郎代杨镐经略辽东,招集流亡,整肃军令,造战车,治火器,浚壕缮城,守备大固。

熹宗即位,天启元年(1621年),建州叛军攻破辽阳,再任辽东经略。与广宁(今辽宁北镇)巡抚王化贞不和,终致兵败溃退,广宁失守。因当时王化贞是东林党人叶向高(当时首辅)的弟子,所以熊廷弼被东林党人背黑锅。五年(1625年)被杀,并传首九边。

文言文阅读理解 19

(怿)又闻襄城②有盗十许人,独提一剑以往,杀数人,缚其余。汝旁县为之无盗,京西转运使③奏其事,授郏城尉……怿虽举进士,而不甚知书,然其所为皆合道理,多此类。姑居雍丘,遭大水,有粟二廪④,将以舟载之。见民走避溺者,遂弃其粟,以舟载民。见民荒岁,聚其里人⑤饲之。粟尽乃止。怿善剑及铁简⑥,力过数人而有谋略。

【注】①桑怿(yì):人名。②襄城:地名。下文的“汝旁县”“郏城”“雍丘”均指地名。③京西转运使:官职名。下文的“尉”也是官职名。④廪:粮仓。⑤里人:同乡人。⑥铁简:狭长的铁片。

【小题1】.⑴解释文中划线词的意思。(4分)

①有盗十许人 ( ) ②见民走避溺者 ( )

③见民荒岁( ) ④怿善剑及铁简( )

⑵下列文言虚词用法相同的是( )(2分)A.以:将以舟载之有好事者船载以入B.之:汝旁县为之无盗荆吴形胜之最也C.虽:怿虽举进士虽多忌克D.然:然其所为皆合道理颓然碧窈

【小题2】.用“ / ”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的停顿(2处)。(2分)

然 其 所 为 皆 合 道 理

【小题3】.句子翻译:(4分)

⑴见民走避溺者,遂弃其粟,以舟载民。

⑵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赵普》)

【小题4】.结合文章相关内容,试分析桑怿个什么样的人?(2分)

答案

【小题1】⑴(4分)①表约数 ②跑,逃跑 ③年 ④善于、擅长 ⑵ (2分)C

【小题1】然 ︱其 所 为 ︱皆 合 道 理(2分)

【小题1】⑴发现那些逃难躲水患的百姓,就抛弃了那些粮食,用船装载百姓。(2分)

⑵赵普脸色没有改变,跪在地上把碎纸片拾起来带回了家。(2分)

【小题1】有勇有谋,关心百姓(2分,评价要扣住人物的义勇壮举,要求答到两点,一个要点1分,只要答到大意即可。)示例:⑴有勇有谋,既健且勇;⑵体恤民情,心系百姓,仗义疏财。

文言文的几种阅读方法 20

第一,梳理基础,训练语感。在复习初期,考生需要对于文言虚词、实词、语法进行系统梳理,夯实基础。同时,还需要保持每周两篇文言文的训练量。但是,特别需要提出的是,每周两篇文言文不是指简单地完成两篇文言文阅读题目,而是需要对这两篇文言文进行逐字翻译、精析,标注出其中所有的语言点,重点字词,语法现象。只有逐字精析,才能真正夯实基础,训练文言语感。

第二,梳理技巧。文言文阅读部分并非全无章法技巧可循。当我们在基础上完成梳理之后,还需要在方法技巧上进行集中训练。在完成实词虚词部分的题目时,需要关注前后搭配,可以根据词性进行选择。而在完成句子翻译题目时,可通过一一对应法完成题目,即先对句子成分进行划分,对比对象句与翻译句之间在成分方面是否做到一一对应,排除成分缺失的选项。在完成组合性选项题目时,先关注主语、再关注内容,排除主语不一致的选项后针对内容进行选择。在完成文意理解题时,着重关注文章的细节性信息。

第三,特别值得提出的是,文言文部分新增阅读延伸题。文言文阅读延伸主要是论证类的阅读延伸题。即让考生针对文言文中的某一观点看法,或者针对人物形象谈一谈自己的看法。这类题目难度适中,考生只要把握好文言主旨,并相应按照答题模式进行作答即可。

以上是针对文言文阅读部分的复习方法提出的几点建议。最后,需要再次强调的是,文言文需要长期积累,考生一定要提早着手准备,并且持之以恒,保证每周一定的训练量并辅之以适当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在文言文部分保分、提分,为在高考语文中取得高分奠定基础。

本文标题:《文言文阅读优秀27篇》
本文地址:http://www.chongwum.com/gongzuo/99444.html
《文言文阅读优秀27篇》图文推荐
  • 做实验的心得体会做实验的心得体会
  • 银行实习心得体会银行实习心得体会
  • 护理实习心得体会护理实习心得体会
  • 寒假社会实践心得体会寒假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 小学教师家访心得体会小学教师家访心得体会
上一篇:《儿童表演故事(最新15篇)》 下一篇:返回列表
“《文言文阅读优秀27篇》”相关阅读
  • 《文言文阅读优秀27篇》
  • 《儿童表演故事(最新15篇)》
  • 《qq伤感个性签名96条(经典11篇)》
  • 《暗恋个性签名(经典24篇)》
  • 《孤单个性说说签名经典12篇》
  • 《唐骏的语录35条精彩18篇》
  • 《林清玄散文段落句子摘抄18篇》
  • 《唯美重阳节祝福句子【经典17篇】》
  • 《祝愿未来可期的唯美句子经典25篇》
  • 《赞美西湖的句子(优秀12篇)》
  • 《锻炼身体的句子(经典10篇)》
  • 《激励青少年上进正能量句子》
最新文章
  • 1《儿童表演故事(最新15篇)》
  • 2《文言文阅读优秀27篇》
  • 3《qq伤感个性签名96条(经典11篇)》
  • 4《暗恋个性签名(经典24篇)》
  • 5《孤单个性说说签名经典12篇》
  • 6《林清玄散文段落句子摘抄18篇》
  • 7《唐骏的语录35条精彩18篇》
  • 8《唯美重阳节祝福句子【经典17篇】》
  • 9《祝愿未来可期的唯美句子经典25篇》
  • 10《赞美西湖的句子(优秀12篇)》
  • 11《激励青少年上进正能量句子》
  • 12《锻炼身体的句子(经典10篇)》
热门推荐
  • 1教师实习心得体会
  • 2教师实习心得体会
  • 3教师实习心得体会
  • 4银行实习心得体会
  • 5小狗可以吃生鸡骨架吗?听听宠物医生怎么说
  • 6牛奶对宠物猫有营养吗?小猫喝牛奶有好处吗
  • 7看到这几个动作可要注意,明白柯基相当简单,省去许多麻烦
  • 8寒假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 9寒假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 10银行实习心得体会
  • 11银行实习心得体会
  • 12银行实习心得体会
猜你喜欢
  • 1《五月的经典语录(精彩6篇)》
  • 2陈剑鸣小名叫三毛:因记得外婆家竹林被拐30年后找到家
  • 3《宾馆广告语优秀11篇》
  • 4《雨的诗词【经典18篇】》
  • 5毕业前班主任在教室投屏一年级相册
  • 6《小学文言文:《叶公好龙》和译文和注释最新25篇》
  • 7《关于合作的名言警句,有关团结合作的谚语经典15篇》
  • 8《精选佳句摘抄(12篇)》
  • 9上海拥有六个儿子的爸爸记录孩子洗澡日常
  • 10女子花700余万元购婚房买到凶宅楼栋,称还遭中介威胁曝光隐私,起诉链家一审获赔50万元
  • 11《优美段落摘抄写景【优秀10篇】》
  • 12碳板鞋开始风靡校园 商家常标榜“体考专用”

Copyright©2023宠物网www.chongwum.com/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000893-7 网站地图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QQ;153586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