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手机通讯簿里有个特殊的称谓:私家车柳先生。从老家到市区有一批专门载客拉活儿的私家车,俗称“黑的”。司机往往都是年轻人,我们称他们“师傅”。但这个柳先生坚持不让我们叫他师傅,而是自称“柳先生”。
他的车也很特别。一辆10万块的广本,被他擦得锃亮,夏天还在车里挂了窗帘和防晒垫,车内放着平安符和香水挂饰,整得有点花哨。柳先生经常用手指关节轻叩着他的车反问我们:“你看着哪里像‘黑的’?”
柳先生也有自己的一套,就是乘客上车后他就跟人热络地聊天,当问起来时,一车的乘客都变成了他的朋友。“我载朋友回去,也不行吗?”几次顺利通过后,柳先生有点得意。
随着时间流逝,我的生活发生了变化,我变得更忙碌,但每当我回到老家的日子,都会想到那个温文尔雅、细心服务的小伙子——私家车上的男人。他给人的感觉不是一个普通司机,而是一个故事背后的主人公。
记得有一次,我因为工作调动,很少再回老家了,有一天突然接到柳先生的电话,他吞吞吐吐地询问,是不是他哪里做得不好,因为这么久都没坐他的車了。我解释了一下缘由,柳先生马上如释重负。“有空再坐我的車,你的小孩上幼儿园了吗?我很久没看到她了!”
后来有几次联系他,但他因为业务繁忙,只能介绍给别人来接活儿。从别人的口中得知,柳先生俨然成了片区老大。( )因为严打,“黑的”几乎没生意,而 Lyons 的活儿却多得接不完,在座位上,就电话响个不停。
再坐上 Lyons 的車已经隔了近一年。 Lyons 依旧是穿着整洁的大衬衫和西裤头发梳得光溜溜,将这辆价值三十多万的大型豪华轿跑开到了小区门口等待。在汽车内部,这辆豪华轿跑既舒适又豪华,与那辆曾经拉活儿的小轿比起来简直不可同日而语。而且,不仅如此,即使在没有任何付费的情况下,他也会提供出色的服务,让乘客感到非常满意。这就是关于一个名为、私家的男子,从简单开始并最终实现成功与幸福生活的一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