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称美人痣,花钿
美人痣是一种寓意,老传统在孩子降生后在孩子的眉间点辍一个红点代表对孩子的期望也有祈福的意思。
美人痣来自鲤鱼跳龙门,据说鲤鱼在龙门一跃,全身精气神都居于额头,额头会出现一点红,是期待孩子以后能鲤鱼跳龙门,能有大出息。
古语叫花钿(diàn)是古时妇女脸上的一种花饰,花钿有红、绿、黄三种颜色,以红色为最多,以金银等制成花形蔽于脸上,是唐代比较流行的一种首饰,花钿的形状除梅花状外,还有各式小鸟、小鱼、小鸭等,十分美妙新颖。
扩展资料
关于花钿的起源,据宋高承《事物纪厚》引《杂五行书》说南朝宋武帝女寿阳公主,人日卧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额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去,经三日洗之乃落,宫女奇其异,竞效之。
因故称之为梅花妆或寿阳妆,在唐代花钿除圆形外,还有种种繁复的形状,花钿,是将剪成的花样贴于额前,唐李复言《续玄怪录定婚店》说韦固妻眉间常贴一钿花,虽沐浴、闲处,来尝暂去。
剪花钿的材料有金箔、纸、鱼腮骨、鲥鳞、茶油花饼等多种,剪成后用鱼鳔胶或呵胶粘贴,从出土传世文物图像材料所见,花钿有红、绿、黄三种颜色,以红色为最多。
古代还有一种在面颊贴花钿的化妆术,称为面靥或笑靥,相传三国时期,吴太子孙喝酒后在月下舞水晶如意,失手打伤了宠姬邓夫人的脸颊。
太医用白獭髓调和琥珀给邓夫人治伤,伤愈之后脸上留下斑斑红点,孙和反而觉得邓夫人这样更为娇媚,很快宫廷、民间就兴起了丹脂点颊,而且流传到后世。梁简文帝诗:分妆开浅靥,绕脸傅斜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