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祠优秀8篇》由精心整编,希望在【文天祥祠】的写作上带给您相应的帮助与启发。
文天祥人生简介 文天祥祠在哪里 1
文天祥,初名云孙,字履善,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浮休道人。选中贡士后,换以天祥为名,改字履善。相貌堂堂,身材魁伟,皮肤白美如玉,眉清目秀,观物炯炯有神。名垂千古的诗篇有《过零丁洋》、《正气歌》等。
文天祥出身于一个较为富裕的封建地主家庭,他的父亲叫文仪,是一个读书人,一辈子都没有做过官。但是他嗜书如命,只要书本在手,就废寝忘食。
文天祥有三个弟弟,后来都与他并肩作战,共同抗击元朝的侵略者。文天祥的启蒙老师是当时全国闻名的大学问家欧阳守道先生,他的德行与学问齐名,他对文天祥的爱国主义人生观起了很大的影响。
在文天祥考中状元后,也曾按照当时的惯例,投� 贾似道非常器重文天祥,多次在公开场合表扬他,并有意提拨他。但道不同,
文天祥的母亲是典型的贤妻良母,他一生勤劳,相夫教子,但不幸在文天祥抗元过程中感染瘟疫而死。文天祥的妻子欧阳夫人和两个女儿柳娘、环娘被元军俘虏后送到北京市的元朝皇宫里做了奴隶,过着非人的悲惨生活。
文天祥一共育有二子六女,在文天祥被俘后,在世的就只剩下这两个年龄都是14岁的小女儿,其它子女相继都为国捐躯了。所以文天祥家族可以说是满门忠烈,他们为南宋王朝保民卫国,流尽了最后一滴血。
文天祥人生简介 文天祥祠在哪里 2
1275年8月,文天祥部队到达浙江省杭州市,保卫这座南宋王朝的首都城市。但他遭到朝廷中主和派权臣的抵制,甚至有人诬告文天祥义勇军在江西省乐安县、宜黄县一带抢劫。文天祥愤而上书抗辩,社会舆论普遍支持他,文天祥由此声望大增。
1276年正月,元军分三路兵马围困杭州,危急之下,文天祥挺身而出,亲自出使元营,以探虚实。但他没有料到对方使出流氓手段,一番唇枪舌剑之后,竟被元朝大将伯颜无理拘留。伯颜把被捕后的文天祥押往元朝首都北京市。押送船到江苏省镇江市时,文天祥被当地一位爱国老百姓救出。逃走当晚,文天祥的船只被元军巡船发现,但因巡船追捕时搁浅,没法走动,文天祥终于重获自由。
从此以后的近三年时间里,文天祥辗转于苏、浙、闽、粤一带,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抗元斗争。1278年12月20日,文天祥不幸在广东省梅州市五坡岭被一支偷袭的元军俘获。他当场吞下二粒樟脑丸自杀,但药力失效,未能殉国。
文天祥服毒自杀未遂,被元朝镇国大将军张弘范押往广东省江门市崖山,让他写信招降南宋另一位抗元名将张世杰。文天祥当即回绝。他说:“我不能保护父母,难道还能教导别人背叛父母吗?”张弘范一再强迫文天祥写信。文天祥于是将自己前些日子所写的《过零丁洋》一诗抄录给张弘范。也是著名文学家的张弘范读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两句时,不禁也受到感动,不再强逼文天祥了。
20天后,南宋在崖山海战惨败,忠臣陆秀夫背着八岁的`南宋幼帝赵昺跳海而死,南宋从此灭亡。张弘范向元世祖忽必烈请示如何处置文天祥。忽必烈说:“谁家无忠臣?”命令张弘范对文天祥以礼相待,将文天祥送到北京市,软禁在会同馆,决心劝降文天祥。
文天祥人生简介 文天祥祠在哪里 3
文天祥在为官之初还没有达到“国之为尊,身不足惜”的高尚境界。而且恰恰相反,他是一个个人利益至上的享乐主义者。讲究住豪宅,吃盛宴,穿名牌,乘好车。
由于文天祥中状元时才21岁,所以年纪轻轻就有了很好的经济条件。在长达几年的时间里,他都是夜夜笙歌,美女环绕地过着纸醉金迷的奢侈生活。
然而在1274年7月,文天祥这种醉生梦死的生活被一纸《哀痛诏》打破了。这个诏书是由宋理宗皇帝的妻子谢道清太后颁发的。内容是述说儿皇帝年幼,自己又年迈,民生疾苦,国家艰危,希望各地文臣武将、豪杰义士,急皇室之所急,同仇敌忾,共赴国难。但当时的南宋官员国难面前都当了缩头乌龟,响应号召的寥寥无几。然而文天祥是明知不可
文天祥祠 4
文天祥祠
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正月,朱明王朝建立,年号洪武。元璋四子棣于三年被封为燕王,还未就藩北平。北元势力尚存且蠢蠢欲南。九年(1376年),明王朝在北平始建文丞相祠,此既表明了新明灭北元胡虏的决心,也是纪念90多年前为抗元捐躯的'民族英雄文天祥,这一年也是文天祥任右丞相百年之时。永乐六年(14)明王朝将文丞相祠列入祭祀典册。
文天祥(1236-1283), 字履善,号文山,吉州庐陵(今属江西)人。宋理宗宝祐四年(1256年)弱冠中榜进士。“辛苦遭逢起一经”,一生辛苦,遭遇艰难,文天祥终凭熟通一经入仕始创。
当元军逼近临安(今杭州)时,文天祥职赣州(今江西赣州)知府。南宋王朝号召天下勤王,文天祥率义兵万众至临安。宋恭帝德祐二年(1276年),国家危难之时,文天祥出任右丞相,奉命到元营谈判被扣,元将伯颜劝降不行,挟文天祥一等北去。行至镇江,文天祥与杜游等十二人伺机逃脱。几经廻转,辗转至福建继续领兵抗元,感慨而作《扬子江》:
几日随风北海游,回从扬子大江头。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文天祥艰苦作战,战势渐逆,夫人又被执。遂转战至广东潮阳,在五岭坡(今广东海丰北)兵败被俘。元将逼其降不从,文天祥手抄旧诗《过伶仃洋》复答。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飘摇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后被押解到大都兵马司地牢所禁。此间天祥作《正气歌》。忽必烈大汗亲劝降不从,文天祥被困囚四年,于1283年在大都柴市被杀,年仅47岁。
偏安一隅的南宋朝廷,不雪靖康耻、不图复中原,醉生梦死,纸醉金迷,直把杭州作汴州,君死实微不足惜。文天祥乃忠君国一体的正统,一生辛苦艰难,难为太平官。山河破碎,国裂家分,个人的命运也一定像水塘浮萍任风雨摇曳,国家的存亡与个人命运息息相结。文天祥第一次被扣,脱逃后不为苟且偷生,而是重振旗鼓,用磁针指南喻己驱胡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精神。人生自古,谁能不死?只要重于泰山,用拳拳之心映照史册,虽死无憾。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诗句读诵起来慷慨激昂,感人肺腑,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四溢,在留有的《文山诗集》中也处处凸显,为千古传诵。
坐落在府学胡同的文天祥祠,即是囚禁文天祥长达四年之久的元代大都兵马司地牢旧址。
信国公文天祥祠 5
北京文天祥祠:又名文丞相祠,坐落在东城区府学胡同63号,是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当年遭囚禁和就义的地方。1376年明洪武九年建祠,现存大门、前殿、后殿。
江心寺文天祥祠:位于浙江温州江心屿。祠建于明成化十八年(1482年)文天祥就义200周年,占地面积821平方米。
信国公文天祥祠:位于深圳南山区南头城现中山东路15号,是清嘉庆年间为纪念民族英雄文天祥修建的一座祠堂。这座具有纪念意义的古迹,是南头城中保存最为完整并规模最大的古建筑。
南通文天祥祠:位于南通市东华塔陵园东侧。,崇川区政府恢复重建了文天祥祠。
文天祥祠旅游指南 6
景区分类:人文景观
开放时间:9:00—17:00
门票价格:免费
联系方式:电话:8200
最佳时间:深圳最佳旅游时间:气候:深圳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年平均温度22.4C,最高温度36.6C,最低温度1.4C。年平均降雨量为1948.6毫米。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年平均日照数为2120小时,太阳年辐射量5404.9兆焦耳/平方米。夏秋季的台风因受山峦阻挡,直接袭击深圳市平均每年不到一次。最佳旅游时间:8月及9月为最佳
投诉电话:0755-82003220
交通指南:中途上客点:沿深南中路往华侨城方向,停市政府(20:12)、兴华宾馆(20:15)、天虹商场(20:20)巴士站,上车购票。
信国公文天祥祠 7
信国公文天祥祠,位于南山区南头城现中山东路15号,是清嘉庆年间为纪念民族英雄文天祥修建的一座祠堂。至今保存完好。
文天祥与现存深圳地区的文姓族人关系甚为密切,据《宝安县文族谱》云:“元始祖壁,号文溪,字世安,与胞兄文山公同登甲榜,历官知广东惠州府。 ……崖州玺失师溃,文山公被执,公潜往燕京与兄难,文山公有忠孝之别,嘱弟养母抚后。公乃携家丁十六人及妻子家私官物,潜至东莞三都六图黄松岗鹤仔园,荒莆筑室。”从文姓始祖文溪公繁衍至今,已有上万之众。因此深圳地区文族后裔称文天祥为“太祖伯”。据称东莞涌头,松岗的布尾、山尾、潭头,福水的岭下,白石下,上步的岗夏,新界的新田等地均有文姓族人。
”信国公”是文天祥的封号,宋端宗景炎初拜文天祥为左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南头“信国公文氏祠”这座具有纪念意义的古迹,是南头城中保存最为完整并规模最大的古建筑。
位于南山区的信国公文天祥祠是为了纪念文天祥的英雄事迹而建造的,全国有多处文天祥的祠堂,深圳的这座建造于清朝嘉庆年间。这座信国公文天祥祠现在保存的还是很完整的,也是这附近保存最完整的古迹建筑了。每天都有很多人来拜这位民族英雄文天祥,南宋时期的英雄事迹到现在还�
信国公文天祥�
祠堂内部的规划,也表达出中国传统的家庭观念,是很好的。教育基地,对于学习文天祥的爱国精神有着很好的推荐作用。保存的如此完整也方便大家经常去参观,也是一个休闲散步的好去处。
文天祥祠堂在深圳建造不无它的缘由,据说深圳现有的文氏族人和文天祥的关系密切,可能是文天祥胞兄中的一支,所以在深圳建文天祥的祠堂也算是提供给后人一个缅怀纪念的场所。可以领小孩子前去,感受一下爱国主义的教育意义,培养爱国情怀。
【景点地址】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南头城现中山东路15号
【最佳旅游季节】四季皆宜
【最佳游览时间】一小时
文天祥人生简介 文天祥祠在哪里 8
忽必烈首先派投降元朝的原南宋左丞相留梦炎对文天祥现身说法。文天祥一见留梦炎便怒不可遏,留梦炎只好悻悻而去。元世祖又让降元的宋恭帝赵显来劝降。文天祥北跪于地,痛哭流涕,对赵显说:“圣驾请回!”赵显无话可说,怏怏而去。
忽必烈大怒,于是下令将文天祥的双手捆绑,戴上木枷。关进元朝公安部的重刑犯牢房。文天祥入狱十几天,狱警才给他松了手缚,又过了半月,才给他褪下木枷。
元朝总理孛罗亲自审问文天祥。文天祥被押到元军总司令部大堂,昂然而立,只是对孛罗行了一个拱手礼。孛罗感觉受到污辱,大怒喝令左右强制文天祥下跪。文天祥竭力挣扎,坐在地上,始终不肯下跪。
孛罗伸着脖子问文天祥:“你现在还有什么话可说?”文天祥怒目圆睁地回答:“天下事有兴有衰。国亡受戮,历代皆有。我为宋尽忠,只愿早死!”孛罗大发雷霆,咬牙切齿地说:“你要死?我偏不让你死。我要关押你!”文天祥毫不畏惧,轻蔑地回答道:“我愿为正义而死,何惧关押!”
从此,文天祥在监狱中度过了三年的痛苦生活。在狱中,他曾收到女儿柳娘的来信,得知妻子和两个女儿都在宫中为奴,过着囚徒般的生活。文天祥深知女儿的来信是元朝的暗示:只要投降,家人即可团聚。然而,文天祥尽管心如刀割,却不愿因妻子和女儿而丧失气节。他在写给自己妹妹的信中说:“收柳女信,痛割肠胃。人谁无妻儿骨肉之情?但今日事到这里,于义当死,乃是命也。奈何?奈何!……可令柳女、环女做好人,爹爹管不得。泪下哽咽哽咽。”
文天祥强忍悲痛,在狱中艰苦的条件下写出了不少诗篇。其中就包括《正气歌》等气壮山河的不朽名作。
1282年3月,元朝皇帝忽必烈任命和礼霍孙为元朝总理。和礼霍孙提出以儒家思想治国,颇得忽必烈赞同。元世祖问他:“当代中国南北方,谁最贤能?”群臣回答:“北人无如耶律楚材,南人无如文天祥。”
于是,忽必烈下了一道命令,打算授予文天祥高官显位。文天祥的一些降元旧友立即向文天祥通报了此事,并劝说文天祥投降,但遭到文天祥的断然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