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关乎孩子们的成长,关乎国家的未来。教育的过程,是用一盏灯点亮另一盏灯,为世界带来光明与希望。为了开阔草原孩子的视野,传递多元文化理念,“向草原”公益高校联盟再度从淄博山东理工大学启程,来到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奈曼旗第三中学。
“向草原”公益活动的创始人包晗因为自己对草原的热爱以及对牧区孩子的关爱,在2018年创立了“向草原”公益高校联盟,他积极相应国家“三支一扶”的政策,号召、带领更多大学生投入向草原公益事业,将自己所学传递给教育相对落后的牧区孩子,帮助孩子拓宽眼界,承担社会责任,努力为民族团结做贡献。
在“向草原”公益高校联盟的第六个年头,创始人包晗将目光投向了自己的家乡——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渴望通过公益支教的方式回馈家乡,给家乡的孩子们带来探寻世界的全新视角。通过前期调研以及与各校领导的交谈磋商后,“向草原”公益高校联盟与通辽市奈曼旗第三中学达成了暑期合作,在对来自全国大学生层层选拔后,组成了本期“向草原”支教老师团队,将自2022年7月4日起开展为期22天的公益支教活动。
在22天的公益支教活动中,“向草原”志愿者团队结合学生实际认知能力,发挥自己的专业特色,开设了各色课程。同学们将在天文课上饱览宇宙的浩瀚;在工艺美术课上体悟艺术的魅力;在音乐课上感受音符的跃动;在街舞课上了解节奏的律动。还有军体拳、乒乓球、趣味地理、实验水墨、思维训练、植物标本、写作等17门优质课程等待着与各位同学相见。
“我们设计的课程将更加注重对中学生的多元化培养,在同学们课业所学的基础上,增强授课内容的丰富性,以此来开阔孩子们的视野,引导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向草原”公益支教团队教学教务部负责人毛子璇告诉记者,此次教学活动的备课准备了三个月的时间,大学生志愿者团队通过请教各自导师、线下自主备课、相互点评磨课等方式进行课程教学的打磨,充分利用各项多媒体技术,让支教内容既保证专业性,也符合小朋友的兴趣点,力求为孩子们带来与众不同的课堂体验。
“要是老师们能一直都在这里就好了!”
“我觉得老师们都很好!”
同学们在课间时间与老师交谈,在这次支教活动过程中,同学们与老师们的关系也不断变得亲近,从第一节课害羞不敢举手到现在可以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课下主动和老师们互动、分享自己的生活。
“向草原”公益支教团队负责人包晗介绍说,如果能够在这一段公益支教活动时间里,为奈曼三中的同学们开启通往外面世界的一扇窗,帮助他们看见更广阔的天地,同时激发同学们们探索未知的动力,培养学习兴趣,这就是“向草原”的最大成功。
志愿者代表武艺深有感触地说,“第一次知道这个活动是通过‘向草原’公益活动创始人包晗的宣讲,通过他的宣讲我了解到在祖国的偏远地区还有很多热爱学习的孩子没有办法享受到同等的教育资源,所以我一直想要为这些孩子们做些什么。在这次支教活动开始招募后,我第一时间就报了名,并承担了中心办公室负责人的职务。这次公益支教活动不仅给偏远农村的小朋友们带来了丰富多彩的课程,对于我们志愿者本身也是意义非凡。我通过这次支教活动锻炼了自身的能力,也深切的感知到了乡镇教育工作者的不易。这段弥足珍贵的时间不仅是一段经历,也是我们承担社会责任的一种体现。”
“看起来像是我们教给了孩子们知识和经验,但其实更是在教授孩子的过程中,带领我们换一种视角去认识这个世界。”“向草原”成员,军体拳课程教师、退役大学生曾令吉告诉记者,通过公益支教公益活动更加锻炼了大家服务百姓的能力,这让志愿者们都感到意义非凡。
在青春力量之中、在山东理工大学“厚德、博学、笃行、至善”校训的指导下,用知识作伐、以青春为桨,我们将共同为草原孩子渡出牧区、渡进更美好的未来献出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