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13岁那年,父亲不再在我的世界里。他的离去,如同一道永远的风景线,让我失去了对自己的管束和对知识的渴望。我16岁时,我进入了一家工厂,那之前我只上了两年技校,但因打架被开除。我喜欢夜班,因为那是我们共同度过白天睡眠时光的方式;我喜欢打牌谈恋爱,因为生活中似乎没有其他的事可做。
她,在我的18岁生日之际,加入了我们的工厂。她有着苍白的脸庞,长发总是扎成一个端庄的辫子。我觉得她美得如同星辰一般。有一次,我邀请她一起看电影,这虽然是一种老土的手段,但它展现出我的纯真。她笑了,并以宽容拒绝了我,就像对待一个犯错的小弟弟。那一刻,我意识到她的年龄比我大8岁,但这并不重要,因为在我的16岁时,我曾经有过一个比我大6岁的女友。
然而,她与众不同。在这个决定上,我知道放弃可能会让我后悔。但元旦节,我们聚餐,她很快就离开了。我也草草吃完饭,然后跟随她的脚步来到了她的办公室。她正在阅读一本英文书,当看到书中的字句时,她提议我们玩牌,每次输的人都要满足对方的一个要求。结果,她赢了,我问她想要什么作为胜利者的回报。她平静地说:“你应该戒烟。”这句话让我停下动作,好奇地问为什么。她依然保持着平静,说这是因为18岁男孩抽烟太早,而且如果他戒烟,他将会变得更英俊一些。这让人难以抗拒,即使是我——尽管多年未曾哭泣,也决不让自己在她的面前流泪。
从此以后,她不再把我当作普通人看待,这让我感到无比幸福。在她的面前,我变得更加文明礼貌,只为证明给她看。在工作中尽力帮助她,上下班路上帮忙搬自行车,雨天送雨衣......每次都感谢,却又无法表达深层的情感,因为只有当她正视我的存在时,这份情感才显得完整。
有一晚空余时间给我准备夜宵的时候,看见背对门梳头发的一幕:乌黑头发、柔弱肩膀、苍白消瘦的手……一切都显得那么不可思议,一切都仿佛是在梦境中。当窗外响起“啪”的声音,是梳子的滑落声带来的惊叫。当刹那间心跳加速,用手紧握冰凉的手,而那个瞬间战栗几乎要将其吞没。但转而眼前的场景却是如此平静:没有回头,没有言语,只有轻轻摆脱手指,并弯腰捡起掉在地上的梳子。一切,都仿佛在无声地告诉他:不要触碰,不要靠近,不要介入。
然而,在心底深处,那个十八岁的心灵不断用单薄双肩去关注、照顾、执着于那个26岁女人。而且,无论何种形式或状态下,都能收藏住他所展露出的多情与脆弱,使他明白踏实和执着是做人的必备品质。自父亲逝世之后,每逢佳节,他从未愿意留在家里。而今夕之夜,在冷风和爆竹声中,他来到了那个女人的楼前。他知道他们全家团聚,而这个时候,他唯一想做的是看到那张苍白脸庞。他犹豫片刻,再敲响门,当门打开,一片死寂与邻居欢笑形成鲜明对比。他犹豫,然后敲响第二次。当门打开,他走进房间,与阴暗相呼应的是照片里的结婚照——丈夫英俊潇洒,而照片上的妻子则健康鲜艳。不知何故,那张诟谇照片旁边竟然也有丈夫的大幅画像。他转身望向少女,被泪水覆盖的声音透露出一种哀伤:“儿子没见过爸爸,你们刚结婚三个月,你们还没开始新生活呢。”
这一刻,一切都是那么沉重,又那么耀眼亮丽——就在五彩斑斓烟花绽放之际,他们拥抱彼此,以这样的方式共享这段特殊而又充满痛苦的喜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