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春秋时期先贤的恩情。“天下千万家,天下人皆大欢喜”是唐代诗人体恤他人的善举。埃斯梅拉达送给卡西莫多的那束清水,是一个纯真少女关爱弱者的善良。快乐王子让燕子剥下金箔来帮助穷人,这是一个童话故事形象的善良。 “向善如水,知行近道”。善良是人性的光辉,是永不褪色的美德。
上天是有情的,给人的是善良,但有些人却总是陷入邪恶的深渊。 鲁迅先生曾说:“我向来不敢以最坏的恶意去揣测中国人。但是,我没想到,也不相信会这么残忍。 “在那个内忧外患的年代,鲁迅先生指责国民政府的不作为和残暴,在今天同样催人奋进。 总有一些人,即使有恶意揣测,也从未受过委屈,即使有善意,也无法达成初衷。
践踏别人善良的人不配得到善良。 在年迈不敬长辈的利益驱使下,他们成了当街碰瓷的“中坚力量”,让好心帮长辈背上莫须有的帽子,让多少温暖的心变得冰冷冰冷。 官员利用红十字会的捐款中饱私囊,花几千块钱买笑料,让很多急需救助的人挣扎到死亡线上,让多少热心公益的人不敢再捐款了。
善良忘恩负义的人不配拥有善良。 被资助完成学业的贫困生对资助人遇到的困难充耳不闻,甚至破口大骂。人们不禁会想,早知今日铁石心肠的考试机器是培养出来的,我又何必可怜他们可怜的家庭呢? 如果知识不能改变他人性中的贪婪和冷漠,也许善良是没有意义的。
以伤害他人为乐的人不配得到善良。 虐死孩子的父母有一千个借口,却掩盖不了无数的罪行,也无法得到法院的宽大处理。 被林清玄放走的小偷是被家里穷逼的,被他好好对待后可以重新做人。韩国书《熔炉》中猥亵幼童的罪犯在权钱交易下获得轻判,却扬言要让他的告密者生不如死。
我曾经以为人性之恶只是媒体渲染的产物。经历过之后,我知道,太阳照不到的地方,总有黑暗。 我记得我在中学时发生的事情。在学期结束时的家长会上,每个学生都可以收到一份个人素质评估表,班主任和同学们将在表中填写对该学生的评价。 当我拿到这张表格的时候,我看到“同行评价”一栏里写满了捏造、侮辱、诽谤的字眼。 我看到最后一个签名是“知望”,但这显然不是他的笔迹。 找老师理论,得到的回复只有“学生怎么写是他们自己的事情” 靠着字迹,我很快摸清了情况。当时写那段话的人是另一个同学谢毅。 我和她没什么接触,不能说有什么个人恩怨,但我在几个比赛和考试中远远领先她。 就这么一件事,她却无缘无故诽谤别人,甚至在签自己名字的时候栽赃到别人身上。即便如此,也不难想象做大事的卑鄙。 所以,当几年后得知她因车祸住院接受救助时,我毫不犹豫的无所作为。 俗话说,作恶多端,恶意中伤别人的人,是没有资格去寻求别人的帮助的。 至于为她辩护的班主任,我很快得知她收了父母的高额礼金,被别人鄙视。
关于人性,众说纷纭,有古训“人生之初性本善”,有荀子、马基雅维利的性恶论,有亚里士多德关于人性复杂性的论述。 也许我们看不清人的内心到底是怎样的,也无法确切知道人的本性到底有多善恶,但总有一些人在真正的善良面前“望而却步”。 并且珍惜你心中的善良之花,让它在美好的心中生根发芽,对不值得善良的人保持敬而远之的距离,因为做好事有自己的条件和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