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歪"的真名叫什么我不知道,因为从我记事起就没有听人说起过他的真名。面对他时,人们都叫他"三公",背地里谈到他都称他"公三歪".
我们那里管祖父叫"公",也就是"爷爷"的意思。
我能记事时,"公三歪"已经八十多岁了。他中等个子,背微驼,右脸颊下陷,下巴牵扯着左脸颊向右歪,使他的上嘴唇和下嘴唇形成一个倾斜的吕字。一年四季他都穿着黑色的衣裤。裤是那种现在几乎绝迹了的大裤腰大裤腿裤。穿这种裤不用皮带,裤腰上也没有能松紧的橡皮筋,穿时先在腰上捆根布带,将裤的前裆一折,使裤腰扎入腰上系好的布带里就行了。
常见他背着一个小背篓,拄一根木棍,脚穿草鞋从家里出来往山里去,或背篓里装着些树枝丫从山里回来。路上遇见人,人们先将路让出来,待他走到面前叫他一声"三公".他看人一眼,点一下头,就过去了,也不知道他是否认识那人。我从来没听他在路上跟人说过话,只在他家听过。但都是些嘱他儿子该干什么活,该注意些什么,或是叫他的孙子治象帮他拿些什么等等,语意简洁,而且清一色说的都是苗语。也许是因为嘴歪,话说不圆,还流口水,所以他才极少说话吧。
我们周围几个村的人都很尊敬他,谁家教育儿孙团结互助都用他做教材,说要象"公三歪"那样,兄弟团结一心,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打虎亲不过兄弟。我爷爷奶奶,我爸爸妈妈,都给我讲过"公三歪"的这个典故。因为爷爷奶奶跟"公三歪"是同龄人,他们讲的就比我爸妈讲的更真实更精彩。
那时候,"公三歪"还不叫"三歪",他才二十来岁,年轻力壮,活泼漂亮,大家都叫他"三宝".我们村当时只有十几户人家,村庄周围全是茂密的森林,山林里有各种各样的野生动物,还有虎豹豺狼出没。因为常发生虎吃耕牛的事,所以村民们经常自发组织起来上山打虎。一次打虎,他和他哥两人一枪,潜伏在一个老虎必经的山沟草丛里,专等村民们将老虎赶过来,经过此地时就开抢。不大一会,听得山那边人喊狗叫,就见一只斑斓巨虎从山上冲了下来。那虎快到面前时,他哥从草丛中跃起,举枪射击。遗憾的是火枪没响。还没等他哥反应过来,虎已闪电般咬住他哥的脖子。见此情景,他迅速拾取他哥掉在地上的枪,对着虎头扣动扳机。可枪仍然没响。他马上掉转枪头,握住枪管,用枪托猛砸虎腰。一下,两下,三下……虎被砸得受不了,就甩掉他哥,转身将他的半个头叼在了虎口中。此时村民们正好赶到,开枪打死了老虎,将他俩兄弟抬回家。他哥伤重医治无效死了,他从此就变成了歪嘴。
虽然从此他变得面目丑陋了,但他却成了我们那一带兄弟团结的代名词,成了后代的楷模和榜样,受到大家的尊敬。有他在场的时候,人们说话的声音都比平时柔和,没有谁敢对他不敬。全村只有一个人敢对他大声说话,那就是他的儿媳,治象的妈。
治华家的猪圈距治象家只一条两米宽的石板路的距离,我们常在猪圈的二楼上下象棋下军棋下跳棋打扑克,甚至吃饭我们也喜欢端着碗到那个猪圈上去吃。在那猪圈上能将治象家的声音听得一清二楚。有时候听治象他妈在屋里叫:"他公,你那身衣服脱下来,我把它洗了!"一会,就见"公三歪"提个竹篮拿根洗衣棒下街往溪边去,治象他妈的声音在他身后追,"我叫你脱来我洗,你怎么又自己去洗?治象,快去帮你公提篮子。"于是治象就追他爷爷去了。有时候"公三歪"从山上回来,背篓里装着些树枝丫被治象他妈看见,他妈会说:"出去活动活动就行了,捡些毛毛柴回来干什么?怎么跟你说你都听不进,累出病来看你怎么办!"有时候天气不好,不方便上山,"公三歪"就坐在他家大门口的小矮凳上,身边放一捆糯米草,一双赤脚蹬着一根短木棍,弯着腰打草鞋。治象他妈又会说:"你的手怎么这么痒?不摸这样就摸那样,买给你的鞋你就是不穿,偏要穿草鞋,也不知道你是怎么想的!""公三歪"象没有听见似的,自顾自地打着草鞋。过一会,治象他妈又说话了,"治象,去给你公倒杯水来。"或是"给你公拿药来,他这几天又有点咳了。"
总之,除了治象他妈,我没听说村里有谁数落过"公三歪".在治象他妈数落"公三歪"时,我们从来没有听"公三歪"回过一句嘴,最常听的是他用苗话对治象翻来覆去地、不厌其烦地说要好好学习。说他从小就给地主干活,吃不饱,穿不暖,到现在一个字都不认识。现在田地分到了各人家中,有饭吃,有衣穿,还能读书认字,真是生对了好时候。他叫治象要像治成那样也考个状元(上大学),去吃国家粮。
我们读初中,又上高中,但每次回家,仍能见"公三歪"背着小背篓,拄一根木棍,脚穿草鞋从家里出来往山上去,或背篓里装着些树枝丫从山里回来。1991年12月,我从部队退伍回来,好几天都没见到"公三歪".问村里人,才知道他年前就过世了,是放牛时被雨淋感冒后病逝的。
想想,这人也真是,虎都没能咬死,却让感冒给弄死了。但感冒也许会感到遗憾,它虽然将"三歪"的肉身弄死了,却没能弄死他的灵魂,在我的家乡,"三歪"仍是团结互助的代名词。
心情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