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温后冬衣销量翻了3倍,每天能卖十几件!”成都武侯区宠物店店主唐女士的话,道出了宠物保暖消费的火热。货架上,几十元的基础羽绒服与上百元的新中式加绒服饰错落摆放,最抢眼的是适配川西徒步的防水冲锋衣,“带狗狗去雪山的顾客专门定制,百元以上的高端款占比超三成。”自10月中旬降温以来,门店冬装周销量稳定在30件,秋冬总销量有望突破500件。唐女士观察到,顾客群体越来越多元,“既有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买潮流款,也有退休阿姨给老年犬挑柔软的加绒衣。”
这种精致化需求,在养宠人的购物车中体现得淋漓尽致。“90后”刘女士给爱犬雪纳瑞配齐了智能温控马甲、专用加温器和阳光灯,“花了近千元,相当于我一件大衣的钱,但它剃了背毛怕冷,值!”她坦言,宠物冬装已成为社交分享的重要素材,“穿新中式棉服去公园,好多人问链接。”养猫的柳女士则更看重实用性,80多元的带电热毯猫窝让猫咪爱不释手,“晚上猫咪蜷在里面,再也不用抢我的被窝了,还能定时断电,很安全。”
个性化需求还催生了新玩法。成都一家宠物缝纫DIY店的工作人员透露,10月以来已有上百位顾客报名课程,“成衣未必合身,DIY能按宠物体型调整,还能做动漫主题样式。”从旧羽绒服改造的棉衣到带定位的保暖背心,主人的创意让宠物冬装既有温度又有个性。有顾客甚至带着宠物的体检报告来选面料,“要求透气又防静电,怕刺激皮肤。”
线上渠道同样火爆,记者浏览网购平台看到,各类宠物冬衣购买量均过千,带“智能温控”“防水防风”标签的产品评论区满是晒单。值得买科技数据显示,“双11宠物服饰同比增长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