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许多人对一些优美文章都不陌生吧,你所见过的美文是什么样的呢?
美文摘抄3:丁香雨愁 1
江南的六月,细雨绵绵。午后不知什么时候又飘起毛毛细雨,喜欢在这样的细雨中漫步,让肌肤感受柔雨的清新和细腻。细雨的丝丝清新和丝丝缠绵让我感觉到自然,纯真和透明。喜欢在这样细雨的日子独倚窗前静赏风卷雨绵。潇潇洒洒如一幅雅致飘逸的画卷。朦胧依旧,思绪飘飞。
烟雨蒙蒙,弥漫成一种情调。喜欢在细雨蒙蒙的日子听着抒情的音乐,欣赏美丽的文字。音乐能带给我一种纯净,文字是我的另一种生命。倘佯在散文的清新隽永中,倘佯在诗词歌赋的古典里,享受着自己的宁静。思绪轻轻掠过如水文字。“青鸟不识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读到这样的诗句总是有一种幽婉情思,淡淡的忧伤轻掠心湖。
细雨霏霏,朦胧中仿佛看到淡紫色的丁香花在雨中轻轻摇曳,细雨在丁香丛中淅淅吟咏,如烟似雾,凄婉净美。雨雾在紫色的丁香花上聚凝莹露,清亮如玉。缄结不开的丁香雨愁,缄结不开的如水情怀。晶莹的眼泪悄然滑落,思绪如丁香花雨一样纷纷扬扬飘向远方。些许怅然,一廉幽梦随着绵绵雨丝泻进心里,泛起一串串涟漪。
窗外细雨飘洒,窗内抒情凄美的歌声飘飞:
当爱不能同情当爱不能哭
留在心里那一点点的恨还真苦
没有人能作主没有人服输
爱情的蛮横和残酷无处申诉
谁不贪图那多一点的在乎
想要爱又吃不了苦就别欺负
虽然结束也不要不甘不服
曾有过就要满足要真的祝福
我只是难过不能陪你一起老
再也没有机会看到你的笑
记住你的好却让痛苦更翻搅
回忆在心里绕啊绕我多么的想逃
我只是难过不能陪你一起老
每天都能够看到你的笑
少了个依靠伤心没人可以抱
眼泪擦都擦不掉你知道
希望你知道我是真心的祝福
只要你过得好快乐就好
黄品冠的《陪你一起老》是我们共同喜欢的歌,每次听它心里都有很深的感触!让我深深想起你。我多想陪你一起老,可以和你牵手看夕阳,我多想陪你一起老,可以和你临窗听雨,我多想陪你一起老,可以和你相偎相依……
在烟雨朦胧中美丽的往事如丁香花絮飘飞,如约而来的是你的容颜和悄然呢喃。往事像一卷卷陈旧的黑白胶片,在我面前慢慢舒展开来。依旧是细雨绵绵的季节,我和你从生命的两端,在某个中点,悄然而遇,而后又交叉而过。花开花谢,往事如烟。心灵深处却还是馨香一片,心情依旧因你芬芳。
在低缓的音乐背景下,在莫名的怅然中,心情也随着雨声淅淅又沥沥……
经典的美文摘抄 2
最是秋来梦起时
一场秋雨一场寒。几阵秋雨过后,秋的气息便很浓了。
一直很喜欢秋天,总觉得再也没有哪个季节能和情绪如此亲近,默契而又妥帖。
选一处秋日的郊野,顺着一条弯弯长长的小径拾级而上,一步一种美丽。
金桂的幽香穿过阳光,迎面而来。或许,过不了多久,满树的霜叶就会红了欲语还羞的脸,层次分明的在风中招摇。树下,间或有淡淡的紫色小花在掩面窃笑……太多读也读不完的色彩充盈着双目,这样的秋是欢欣的。
然而,在绚丽的背后却能捕捉到“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的黯然与清冷,尽管无声无息。
那应该是一处古城墙的尽头,残垣断壁,蔓草丛生。还应该有低沉苍劲的埙声如影相伴,若有若无。可总觉得秋色与暮色的双重悲凉太过沧桑,我不大能承受。
我还是喜欢潮湿的空气里弥散的淡淡愁怨。树树秋声,山山寒色,让人生出一点点的感慨来:有没有一种秋声可以和谁相互注释,有没有一种山色又可以和谁辗转印证呢?
更多的时候,我喜欢在一个有阳光的傍晚,漫步于小城的林荫下。让风恬静地梳理扬起的丝丝缕缕,把甜蜜和哀伤清晰地分辨,又混合着挽起凝重的身影,在夕阳的描绘下和秋思一般委婉。一片落叶,打着旋儿作着最后的演出,飘向远方而终究归于平静。远方的天空下,是否也有落叶跳着蝴蝶的舞蹈?是否也会有谁于同一时分萦绕着相似的感怀呢?
这样的时候,最适合做着怀念故友的清梦了。
一只鸟儿,以一道优美的弧线穿过空空的暮色,没入视野,有半阕熟悉的陌生的诗词,纠缠上唇间。其实,我何尝懂什么诗词啊,只是独立于黄昏,给千丝万缕的意念找一个虚无的、聊以慰籍的枝柯罢了。
美文摘抄 3
这节课又逃了很多人,好在老师不在意,就随我们便吧。
即使上了大学,选了自以为合适的专业,也逃不过迷茫的折磨。大学之前,教育从不会问我们想要什么,而是命令我们必须接受什么,然后,终于到了高中时传说的“大学”,我们终于有了一次选择的机会,却发现自己已淡忘了曾执着的东西。
就这样,忘记了,也丢失了曾有过的热情与期待,大学变得只剩下两个简单的字。
最害怕迷失的感觉,因为迷失让心灵空虚,让记忆删除过去,让此刻变得无措,让未来变得飘渺……却总是安慰自己,毕业还遥遥无期。
世上最快的是光阴,最漫长的。是迷茫,最经受不住考验的,是散漫的心。大学的生活,充满着诱惑,让你无节制地放纵,无休止地打游戏,不停地换电视剧,疯狂地购物,这真的是大学吗?可,这又能怪大学吗?
是我们的空虚强迫着我们陷入虚假的狂欢,是我们的空虚折磨着我们越来越封闭的内心,是它让我们活得萎靡不振,使我们内心像漂泊在浪花上那样焦虑不安。我们的心受到诅咒,不能么获得灵魂的平静,挣扎在现实与想象间。
毕业永远不会遥遥无期,它从我们踏入学校那一刻起,就在悄无声息地接近,它会将每一个丢失灵魂的人审判。
每个童年的孩子都长着一双彩色的翅膀,随着他们成长,那些翅膀或者失去颜色或者被剪断或者被连根拔去,然后他们带着伤口面对生活与社会。
只是不知道,他们还能不能再寻回那双翅膀?
美文摘抄 4
我好想淋雨,好想让雨冲走那段回忆。也许,雨会让我清醒。雨点打在脸上的感觉,可以让人分不清是泪还是雨,于是,我可以说:男孩不哭!
雨水轻轻的、柔柔的洒在大地上,冲洗掉人间地面上一切脏乱的灰尘,给人们带来清洁干净的感觉,然而冰冷的雨水却不能冲洗掉我身上灰色的心情!我从喧闹的街心走出来,那灯光的世界距我是那样的遥远。我走到那条林荫道中央,站在那里,前后只有雨声,人们不知藏到哪儿去了。这样真好!撑着一把伞,心中有一种柔软而又温馨的几乎不敢呼吸的感觉。曾经有过的一幕一幕,一个又一个镜头仿佛早就商量好,慢慢地从我雨中的眼前走过,慢慢地走过……
雨从天上落在伞上,从伞上湿进我渐冷的身子,我只是站着,不知道站了多久,也不知道是不是累了。我再也无从选择的用这样的一种眼神忧伤地凝望着你,这样的我,幸福的感觉已变成一种心痛!这雨,看不清是横的还是斜的,我的伞,也不知道该遮向哪一个方向。一把伞,一个人,走在风雨中的感觉是那么的落寞!然后默默的转身,离开那个角落。虽然是匆匆的一瞥,已经足够我回味一整天了。
雨慢慢停了,萧瑟的秋风吹过,吹散了满地金黄的枫叶,点点成泪,飘去远方,化作一片云。心丢掉,随萧然秋风去追却无处可寻!落地,成尘。谁,直到何时,抬头看天才可见彩虹,回头望风而不见砂尘;也许水长向东,物是人非;也许缘本擦肩,回首已逝!
美文摘抄 5
在中国有着很多重要的传统节日,这其中也包括了中秋节。在八月十五这个月圆之夜,皎洁的明月照在家乡,照在边关,宁静的夜晚,你也思念,我也思念,人们思念什么?思念的是远方的亲人。虽然"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但无论怎样,到了八月十五这一天,人们总希望能和远方的亲人团圆,也在想办法和家人团聚。这是中国的古老传统,也是东方文化的深刻内涵,这种亲情是什么力量也无法阻挡的。所以中秋便成"全家团圆"的象征节日,而赏月也成了这一天的传统。
在柔和的月光下,我们一大家子围坐在大圆桌旁一块儿吃饭,满桌子的菜各式各样的,我夹起一片热腾腾的肥肉慢慢咀嚼着,味道鲜嫩极了!真是好久都没有吃到过这么美味可口的饭菜了。大家都吃得很起劲,渐渐兴高采烈起来,都相互祝福着干杯。"光辉皎洁,古今但赏中秋月",所以今年也不例外,饭后,我们一起坐在院子里赏月。面前放着许多月饼,咬一口,那甜甜的感觉就好像今儿个和家人聚在一起高高兴兴的感觉一样。"人逢喜事尤其乐,月到中秋分外明",今晚的月亮跟平日里的确实不一样,那圆圆的样子不就像我们这围坐在一起的一家人吗。
"至正月十五夜,天色清朗,星月交辉,六街三市,竟放花灯",向院外望去,街市上热闹的景象更胜往日,处处都洋溢着全家团聚所带来的幸福气氛。然而我又想起王建的一诗句:"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丝落谁家"。是啊,中秋虽然有人回家团聚,但同样有
美文摘抄 6
——题记
当多年后,忆起现在的我们,除了怀念,希望的只不过是不要有太多的悔恨。当我们站在青春的尾巴上,我们要的是泌满心头的甜蜜。是为自己所做到的或成功了的事情而欢呼的声音。青春,本是一个激情的年华名词。它所要的,是美好。
庆幸的是,我们正处在这最好的时光中,不是初始,也不是终结。可以坐在四楼教室中眺望远处的风景,是平凡而耐看的;在红绿灯的交替中,我们在操场中奔跑,我们洋溢着青春特有的活力在呐喊;在远处高楼的。错落中,我们坐在椅子上,听取着老师的讲课,我们埋头书写着青春的问卷,一笔一划勾勒出青春时知识网络图。曾经的他们,现在的我们,都有用青春的权利,都在青春的上面挥洒着,印刻下属于自己的印记。一个是完结,一个是漫步其中。我们珍惜的是现依然拥有的可贵青春。不要老后,青春仅仅是弥足珍贵的代名词。我们一步一步的填满前面的空白;一步一步的远离青春;一步一步的成为青春的验证人……
我们所要的,只不过是充实的心安,如此而已。我们所要创造的,只不过是嘴角扬起的笑容,直达眼底的笑意而已。青春是我们活力的源泉,我 青春总是在我们转瞬间玩弄一番,要我们去争取、去狂欢。它总是给我们空间。在我们划过的年头中,让我们一起留下绚烂的痕迹,直到永远。
在太阳光的照耀下,让我们一起放肆的笑,在沥青上踏出属于我们青春的脚印!不需要去诠释它,伸出双手,承接所做的一切,无悔就好。
珍惜,所拥有的,青春。
经典美文摘抄 7
那年毕业,与我告别的是青春。——匆匆那年
生活是五味坛,酸、甜、苦、辣、咸,一不小心打翻了坛子,竟没想五味融合了生活,才有了想与不想、爱与不爱的味道,或许这就是最初的记忆吧。
我们是平凡生活的一子,总是不经意被写、被无厘头的闹剧狂写,这不是内心最真实的意志表达,但却是思想最本质的剧照。我们习惯在空手中追逐、中意于失去中狂求、偏爱在渴望中妄想,钟情于失望中结束,也许这是属于我们的青春记忆的方式。
有人说青春是一株茉莉。不管是黄昏,还是初露曙色,茉莉花总是白的,莫名地喜欢上了这株令人舒心的小花。
社会生活反复上演着喜与悲的交替、晴与阴的转变、圆与缺的更迭……
不由的说自己中意什么、厌恶什么、赞成什么、反对什么,我想这便是那年的我们共同创造的话题;许多时候我们总是在想、诉说自己内心繁琐后所囤积的反正面,一种被动式的去放松警戒,放松自己心理防守城的最后警戒但却严扛死守地抓着那些虚无缥缈的东西久久不肯放手,或许这便是那年的我们所独有的任性吧。
那年毕业前夕的我们信誓旦旦地高谈阔论着理想与未来,黄金屋、颜如玉都只是囊中之物,更重要的是实现宏伟蓝图、展现人生价值与社会存在感。已经过去几年了,谁还会记得那年匆匆,我们匆匆说下的海话。现在打开记忆的翻页,我想最深的一业便是那年我们一起拍的毕业留影,岁岁年年的点点滴滴中洋溢着毕业最后的灿烂笑容,谁也不敢忘了谁,前后左右都有谁、和哪些老师交流最多,也许这是我们在匆匆那年后所仅有的思想进深度了。
那年匆匆,我们匆匆的毕业了,我才发现与我告别的是青春。
低低潜探着那人,却没表达自己沉思已久的情愫,还没有绽放的茉莉花蕾便在无声细雨中凋零了,羞涩、畏怯的心绪始终无法抹除隐忍的悲剧,一切都只是臆想罢了……走过那条熟悉且具陌生感的间道时茉莉花又开了,淡淡的、很醉人,不经意地袭击了你的裤卷。美的事需要永久贮存在记忆深处,慢慢酝酿,越陈越香。
那年匆匆,我们走过,因为某些人、某些事,爱在心里,不言不语不作为……
最美年华,只因有你
二月的风还是那么的柔和,天真的年华,岁月的流逝,有你的日子,还是那么美好,像一场梦,美好的梦,像一场风雨,来过之后,烟消云散。
你不在,这里的城市,便是空城一座,即使在喧闹,在我的眼里,寂静如海,你便是我的世界,这世界,有你而珍贵,小时候的时光,你在,便是晴天,人生最美好的时候,就是有你的陪伴,十几年的陪伴,我的记忆里充满了阳光,温暖。我离开了你,就觉得有很多的不安,只熟悉你,只相信你,有你在,就是上天对我的眷顾……
最美的年华,只因有你。
美文摘抄 8
以前有人这样说过:“不要因为一件事的终止而感到悲伤,因为终点就是起点,它将为你开拓一个更广阔的世界。”这天,我们告别了小学的欢乐生活,在南开,踏上了新的追梦旅途……
每一个新的起点,都会是一次新的体验。在小学里,我们拥有了人生中第依次接触社会的体验:第一次捉迷藏、第一次被教师罚站、第一次忘带作业……在中学里,我们会拥有更多的体验,以此来丰富自己的人生:第一次做化学实验、第一次做生物标本……这些第一次给我们带来的或喜或忧,或酸或甜,但都能够让我们增长见识、丰富生活、增添情趣……生命因第一次而精彩!
每一个新的起点上,都会有新的挑战,升小学里,我们面临的挑战仅限于学习方面,随着生活变得多姿多彩,我们所要应对的挑战也越多:成绩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社交、为人处事方面……你可别为难,正是这些挑战,使得我们在各个方面取得了成功或失败,但这些经验使得我们能更快地成长,更快地走向成熟!
每一个新的起点上,都有新的感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酸甜苦辣,都是青春的滋味,值得我们回味终生。
“人生永没有终点。”仅有等到你瞑目的那一刻,才能说你走完了人生路,在此之前,新的第一次始终有,新的挑战依然在,新的感悟不断涌现……所有的一切,都要你自己去创造,你总在新的旅程中奔走。人生就像一杯浓浓的茶,需要你细细去品味,一个新字概括了它的全部,不一样的时候能品出不一样的味道,唯有这样,才能算得上是一背好茶,是一个完美的人生。
美文摘抄及赏析 9
此刻,太阳升上来,雾渐渐散去,原野上一片渥绿,看起来绵软软地,让我觉得即使我不留意,从这山上摔了下去,也不会擦伤一块皮的,顶多被弹两下,沾上一袜子洗不掉的绿罢了。还有那条绕着山脚的小河,也泛出绿色,那是另外一种绿,明晃晃的,像是搀了油似的,至于山,仍是绿色,却是一堆浓郁郁的黛绿,让人觉得,无论从哪里下手,都不能拔开一道缝儿的,让人觉得,即使刨开它两层下来,它的绿仍然不会减色的。此外,我的纱窗也是绿的,极浅极浅的绿,被太阳一照,当真就像古美人的纱裙一样飘缈了。你们想,我在这样一个染满了绿意的早晨和你们写信,我的心里又焉能不充溢着生气勃勃的绿呢
赏析:
作者充分调动了视觉与触觉,写活了春天的绿色。多处采用比喻,形象生动。喜欢这段话,因为看了就很温暖。这种温暖是从哪里表现出来的呢,我想,就是从那些温暖的字眼里流动出来的,“明晃晃”、“浓郁郁”、“生气勃勃”,因为写给孩子,所以更加诗化和优美。作者笔下的绿色仿佛是活着的,流动的,仿佛在信中就像出此刻眼前一样。我也喜欢绿,也喜欢作者笔下的这片绿。它们的生机让人感觉到快乐和期望。
经典的美文摘抄 10
未至,月饼早已提前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常听父母亲讲起他们小时候的月饼,大概是六七十年代吧,那时候的农村,每逢节,村民能够凭借手中的“月饼票”分到月饼,按人头算,一人能分到两个。对于那个物质贬乏的年代,这是一件非常值得高兴的事。月夜,为数不多的月饼自然是主角,摆放在餐桌的正中央。月饼不会因此显得单调和孤独,那时候的父母常常造许多乱七八糟的小吃,像酸甜萝卜,小芋头,花生米等一股脑地摆在桌上。小孩子嘴馋,常常只顾着啃那些小吃,吃得肚子浑圆,直往上打嗝,才猛然想到忽略了主角__月饼,却已经饱得再也吃不下了。只能眼巴巴地望着月饼从精神上把它消化掉。于是,这些吃剩的月饼往往被存放上一两个星期,期间或作早餐,或作劳动后的果腹之物。直到最后一块月饼被分吃完毕,的明月才算是褪去了。
现在,月饼的商标、广告语充斥着大街小巷。看多了,竟会产生一种莫名的厌倦。月饼的品种越来越丰富,从最传统的莲蓉、豆沙、伍仁到果蔬、冰皮、海味、德芙巧克力、哈根达斯冰淇淋……我的父母比较传统,节买进的都是传统月饼。小时候总是很渴望咬上一口那些奇形怪状的新式月饼,觉得它哪方面都比传统月饼强,但也仅仅是渴望而已。如今,小时候的渴望又一次被实现,我正咬着一块棱形的冰皮月饼。苏东坡有道“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怡”,新式月饼酥和怡都具备了,却怎么也吃不出“嚼月”的味道。
我开始怀念起一家四口分吃那种难吃的传统月饼的情形。传统月饼大多圆形,象征着的满月,也象征家人欢聚一堂。月饼被切成小块,家人你一刀我一叉地分食。满月变成了缺月,缺月很快成了月全食。看着那个空空如也的盘子,彼此相视一笑。那就是“嚼月”么?我感到内心有一块愁云,它挥之不去。
“天下三分明月,二分独照扬州”,剩下的一分分不到每一个不是月亮的宠儿。于是,每年的节,总有一些地方因盼不来月光而叹息。
今夜无月,本来属于之夜的氛围冷淡了不少,连桌上的佳果 尽管美酒依然是美酒,佳肴仍旧是佳肴。其实每个人都知道月有阴晴圆缺,但当抬头面对着一片黑漆漆的夜空时,内心多少有点怅然若失。
父亲的视力不好,看不清手机屏幕上的字,手指也不够灵活。夜,父亲总会掏出手机,用电波给亲友送去祝福。我替父亲打字,内容无非是一句“节快乐”。有时候我觉得这话太单调,喜欢添油加醋。我把亲友回复的“节快乐”“同喜”“彼此彼此”一一念出来。父亲一边听,一边乐呵呵地笑。
我曾经不止一次地怀疑过别人的一句“节快乐”包含有多少真实性,又夹杂有多少虚伪,更多的是不是出于习惯性的敷衍。然而我突然从父亲的笑容里意识到,华丽的祝福措辞对比这句话显得多么矫情和无力,甚至有点无聊。没有刻意的炫耀,也没有无奈的诉苦,过滤了一切会引起对方别扭和难受的因素,剩下一句苍白的不加遮掩的问候式的祝福。但是这片瘦弱的蚱蜢舟,就真的载得动亲情这一庞然大物么。
月色依然朦胧,月亮仿佛在做一个披着轻纱的梦。
八点多钟的时候,离家不远处一个村庄点起了巨大的篝火,吸引了大批的人前去观看。我来到时,现场已经密密麻麻地站了许多了人。
祠堂前的空地上,用砖头围起了一座两米高的蜂窝似的立体塔状结构。堆在里面的柴火正熊熊燃烧着。一旁负责掌管火候的村民不时往里面喷洒汽油,是时,腾起三米多高的巨大火舌,霎是壮观。火势最猛烈时,砖头都被烧成了红色。人稍微离得近了点都会觉得气血上升心跳加速,下意识地往后退。此时有人往火堆里狠狠地撒一把盐,噼啪声不绝于耳,像极了正在燃放一长串鞭炮。紧接着又一声巨响,夜空中炸开了数十朵火树银花,与冲天的火舌一并映红了半边天。现场的气氛活跃到了极点。
这里的村民正以一种名为“烧塔”的传统活动庆祝节。我环顾四周,人群已经把烧得正旺的砖塔围了一圈又一圈。我观察了一下这些前来观看的群众,竟大多数是来之五湖四海的外来工。或独身一人,或成双成对,甚至是一家人拿了凳子坐着看。他们纷纷掏/出手机,想要抓拍火势最猛的瞬间;或是拨通一个电话,用我听不懂的语言兴奋地说着些什么。末了,有点不舍地把手机盖上。我想,他们的心中同样有一把烈焰在熊熊燃烧,甚至比眼前的这座烧塔猛烈上十倍。这把火长期潜伏在一个游子的心头,它极易点燃,却难以熄灭。尽管他们吟不出“日暮相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这样沉重的诗句,写不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那样的绝唱。然而他们都拥有共同的一股情怀,它比月亮温柔,又比烟花璀璨。月光再亮,终究冰凉,烟花夺目,终究易冷。唯有这把火,燃烧了多少个千年。
那么本地的村民呢?他们大多都聚集在高高的祠堂门前的宴席上,冷冷地看着这一切。
我不是这里的村民,我的故乡目前远在八十公里外的一个被遗忘了的山庄。或许将来会更远,但也不会太远。我的姐姐与我相隔了一段700公里的铁轨,不知道那个地方是否也一样没有月光。想到这,我居然顾不上一点五元一分钟的长途话费,拨打了那个从未拨打的电话。
电话仍未接通,我的视线停留在夜空的那一片朦胧处。我却看见了月亮,好圆,好圆…
美文摘抄 11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每到中秋节,人们都会想起这首诗。
中秋,是赏月的日子,也是阖家团圆的日子,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在我们家,每年的这一天,在外地的哥哥、姐姐、姑姑、伯伯,都会回家吃团圆饭、赏月。
这时候,奶奶和姑姑总会做上两大桌菜,而妈妈和姐姐就负责给奶奶和姑姑打下手;我们小孩子就在院子里玩捉迷藏、木头人、抓鸭子……而叔叔伯伯们则是在屋子里谈着自己的工作以及家人的情况,聊着聊着,就聊起了国家大事。
一会儿,菜就做好了,小孩子坐一桌,大人们坐一桌。我一看,嗬!菜可真丰富呀!有酱猪蹄、红烧肉、酱牛肉……当然还有我们最爱吃的臊子面。
过了一会儿,我们就去院子里赏月,皎洁的月光洒在地面上,给人间增添了一丝优雅,我看得入了迷,觉得月亮那个若隐若现的影子仿佛就是美丽的嫦娥抱着她的可爱的玉兔在月宫里望着人间。可是过了一会儿,月亮被一片云遮住了,就像一位害羞的仙女用面纱遮起了自己那清秀的面容。月光从那片云后面透了出来,好像给那片云镶上了一条银边,十分美丽。一会云走了,月亮又露出了她的“庐山真面目”。
不知是谁说了一声:“我们来说有关月亮的诗句吧!”我先说:“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我们都个个争先恐后,生怕自己刚想出来的诗句被别人说去了。场面十分热闹。
吃月饼喽!我们品尝着美味的月饼,月色中,充满着我们的欢声笑语。
我非常喜欢中秋节,因为她有美丽的传说、洁白的月亮。更因为它可以赏月、可以阖家团圆。
经典美文摘抄 12
黑帘渐渐地掩盖住了天空,将原本枯萎的小草都涂成了黑色,除了偶偶从窗外传来了嘀嘀声,就只听到电脑主机的嗡嗡响,夜就在不知不觉中深沉了起来,电脑似乎一下子少了些魅力,我的思绪一下子飘到了记忆中的家乡,
一条清清小河,如一条晶莹剔透的丝带围着小村有半边,每年啊到了四、五月的样子,天就要漏了一样总会淅淅沥沥的下个不停,而小河的就象发了福似的肿胀起来,每每我必然呆呆的盯着门口,总能有一个不高大的身影提着小小的鱼娄,里面总会或多或少的有一些收获,满足我对那鲜美味道的期盼,
睡觉了总会把冰的麻木的脚挤到那个温暖的身上,很快就会在暧暧的被窝中睡着,也总是以为这是平常的事,直到有了女儿,当她第一次把因玩耍的而冰冷的小手,伸进我的衣服里取暖的时候, 那种刺骨的冰寒,让我在一瞬间明白了爸爸的含义,这就是那个并不高大的身影啊,用他那弱小的身躯,挡住了冰寒对我的丝丝侵袭??
还是在那张记忆中深红的床上,和魔鬼对抗的那个并不高大的身影显的更加的瘦小了,天还是刚透着一丁点儿濛濛的,分不清是亮了还是星光的时候,我眼睁睁的看着那个瘦小的身体呼出了最后的一口气,那努力张开的嘴巴,再也无法吸进一丁点儿气息的时候,我的心就象一把小刀儿在里面不停的不停地搅动着,我死死的盯着那双未闭上的眼睛,希望能够再微微的动一下,耳边响起了母亲抽泣声,“怎么就这样走了,怎么就这样走了“
一颗能遮风挡雨的大树在暴风雨猛烈的摧残后倒下了,露出了他身后原本被他保护着的柔弱和稚嫩,我跌跌撞撞一路走一路跌一路爬着向前,我用许许多多的事来填满了自己的空间,让自己没时间去想那个并不高大的身影,然而就如同一双不知不觉中就迷濛的眼睛,思念总是在你发现的时候它就存在了,爸爸,你在那个世界还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