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年节的临近,远方游子们的心中充满了思乡之情,他们渴望回归家园,不仅是为了与亲人团聚,更是为了品尝那些独特的家乡美食。小陆怀念父亲的秘制糖醋排骨,小隋一提起母亲的传统酱肘便忍不住流口水,而江美女则在梦中梦见父亲烤制的大肠。这些菜名听起来就像魔法一样,每一个字都散发着幸福和温暖。
作为一个远离故土的中年人,我也对父母制作的“家传菜”感到怀念——酥锅、炸里脊、豆腐箱子、四喜丸子,以及简单而纯粹的小吃,如馒头、水饺和生煎包。我发现,即使最平凡的事物,也能带来不同寻常的味道。
然而,这种执迷于某种风味,有时可能是一种遗憾,因为它限制了我们对其他美食世界了解和欣赏。如果没有共同的情感记忆,我们很难共鸣。这正如陈晓卿所说:“顽固地依赖童年的味觉编码。”追溯那些自认为美好的记忆,最终总会回到父母身边,那里有旧日时光等待重温。
想象一下老爸每年必做的一道经典“酥锅”,还有一段时间过年,他已经开始准备——购买材料,预订原料,为下个月除夕精心制作。他会挑选海带、猪爪蹄髈五花肉莲藕油豆腐大白菜等材料,一层层放入锅内,用糖醋油盐调好味,然后熬煮几个小时。不仅麻烦又累人,还要防止溢出或干燥调整汤水。尽管外面可以买到加工产品,但老爸坚持自己做,是因为他认为只有这样才有真正的过年感觉。在忙碌地烹饪过程中,我仿佛看到我小时候蹲在灶前享受香气和滋味,与炉火映红脸庞的情景。
在老爸丰富多彩的一份完整菜单中,还有一道被称为“炸假鱼”的小吃。只需鸡蛋面糊加虾皮,再将它们逐个投入热油锅,轻松炸出金黄色。这并非什么高贵或罕见佳肴,只是一种经济困难年代留下的习惯。而今这个时代,我们已然拥有更多选择。但即便如此,我的父亲仍然喜欢以此作为过年的传统,这让我联想到过去以及他们对于未来的希望。
还有很多其他“家传菜”不能一一细说。而回顾往昔岁月,当年的礼物或许是一个久违的手工玩具,或许只是期待已久的小零食,或许是春联或者鲜花……但对于我来说,最珍贵的是父母手中的那几道简朴却无比意义的“家传菜”。它们承载着家族独有的烹饪技艺,将一种特别的声音深植于我的舌尖,将这份特殊之处铭刻在我的记忆之上,让我每当想起,都忍不住想要回到那个地方,那片属于家的土地。那里的风味,是我无法忘怀的人生旅途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